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畜牧业在西藏有重要的地位,是西藏传统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西藏仅有耕地22万公顷,但草地面积却高达0.81亿公顷。在人口迅速增长和耕地持续减少的双重压力下,通过草地资源的开发,为西藏提供更多的食品和加工原料,是西藏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畜牧业在西藏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西藏的畜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直到今天,传统的畜牧业仍在西藏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产品加工、流通等相关产业对全区国民经济的贡献非常大,畜牧业累计对城镇经济和二、三产业提供的原始积累已达15亿元以上。历史悠久的传统畜牧业仍然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使牧民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西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资源基础西藏的畜牧业独具特色,源远流长。西藏具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西藏发展畜牧业,优势是拥有辽阔的牧场和丰富的水源,气温适宜。西藏具有独特的生产性能和开发价值。
国内研究概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西藏畜牧业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2004年7月30日到8月13日对西藏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引草入田建立人工草地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潜力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西藏农业生产水平的经济有效措施。故施行草地农业是推进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西藏高原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块极有特殊性的地区,它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南端,国防战略、经济及社会意义都非常重要。西藏的畜牧业不管是在西藏的第一产业中,还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若没有畜牧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就没有西藏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快速发展。下面将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西藏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意义。畜牧业在西藏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西藏的畜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直到今天,传统的畜牧业仍在西藏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产品加工、流通等相关产业对全区国民经济的贡献非常大,年相关产业产值达到8亿多元,西藏75%以上的外贸出口商品是畜牧产品或以畜牧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成品。
西藏畜牧业要关键问题是只有依靠科技进步 ,才能推进我区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畜牧业的发展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总结过去几年来的工作,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努力加快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集约化、产业化为途径,大力推进农区畜牧业的科技进步,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力争使农区畜牧业增加值每年都递增。1.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必须打破过去那种传统的、粗放的小而全、小而散的经营方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2.解决好科技问题,走集约型、效益型畜牧业的路子。首先,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搞好区域性开发,推动规模养殖,抓一户、带一乡、兴一业、富一地,逐步形成区域化规模经营和养殖大户规模经营相结合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集约化经营格局。3解决好政策问题,调动广大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各盟市、各部门要根据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狠抓现有优惠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补充完善,使农牧民发展畜牧业得到实实惠惠的扶持,产生更好的引导效应。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牦牛在两年内育成出栏技术路线。在寒冷缺草的冬季,实行牦牛季节性减员,采取措施让牦牛犊在两年内出栏,仅经历一个冷季,利用了两个暖季生长,减少了冬季消耗,降低了活重损失。这样,就大量节约了饲草资源,实际上等于节约了青藏高原宝贵的生态资源。青藏高原的饲草资源是光照、水分、热能、土壤营养元素的结晶,是十分宝贵稀缺的资源。通过缩短牦牛饲养周期、减少活重消耗损失来节约青藏高原生态资源,走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之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牦牛犊两年内育成出栏的技术路线,提高了牦牛的出栏率和商品率,也提高了经济效益,是牦牛产业化的突破口。这样商品畜就不必再年复一年地度过缺草少料、天寒地冻的冬季,就省略了消耗掉膘减重的冬季。减少了越冬牛群数量,就减少了对饲草料的需求,需要越冬的只有数量较少的母畜,及育成过程中的商品畜,减少了对棚圈草料的需求。可以将宝贵的、数量极少的饲草饲料和棚圈资源,留给基础母畜使用。同时也减轻了冬春草原放牧的压力,保护了冬春脆弱期的草原生态。如果牦牛肉卖成普通牛肉的价格,就无法增加效益让牧民增收。现在牦牛饲养周期太长,七八年才育成出栏。饲养日龄过长的老牦牛,肉质粗硬,在品质上是无法支撑高档牛肉品牌的,需要缩短饲养日龄,在两年内出栏,才能保证肉质的嫩度。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为藏牦牛利用西门塔尔进行种间杂交。我国利用良种黄牛生产犏牛,已有多年历史,实践结果证明:乳肉兼用型的西门塔尔与母牦牛杂交效果好。其后代(f1代)生长发育快,各期活重都比家牦牛显著提高,产肉量提高50%%左右,产乳量提高两倍左右,对高寒环境也有很强的适应性。藏牦牛利用野血牦牛进行种内杂交。经我国牦牛科学家的多年努力,野血牦牛改良复壮家牦牛已获得成功。导入野血后牦牛的各期活重,产肉产奶生产性能明显提高,生活力与抗逆性也明显提高,有效地阻止了家牦牛的退化。将杂种牛做基础母牛用于繁殖种群。在藏酷牛模式中,各代次杂种牛都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对母系的性能也进行了提升,积累储备了较好的改良效果。西门塔尔不仅是良好的父系品种,也具有良好的保姆性和哺乳能力,它的杂交后代也是非常好的母系。杂种牛继续留作基础母牛,供繁殖使用,不会造成母牦牛数量的减少,能保持牦牛种群数量的稳定。藏牦牛的产业化,会逐步地把家牦牛种群转型为杂种牛群,也可以说是改良牛群。经过若干代次之后,青藏高原牦牛种群,将成为既适应高寒草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又具有较高生产性能,同时商品率也较高的改良牛群。
4. 研究创新点
西藏畜牧业的特色就是明确了畜牧业工作重点,坚持把发展特色畜牧业作为调整畜牧区产业结构、增加畜牧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提出了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工作思路和区域集中、规模做大、提升、效益提高的工作要求。实施了特色、养殖、设施畜牧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和畜禽良种繁育等项目。实现了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趋于合理,特色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初具雏形。生态效益日益彰显。在统筹特色畜牧业发展时, 根据实际需要还安排了部分草原建设和人工草建植方面的建设项目。同时, 国家有关部委还给我区安排了退牧还草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天然草原植被恢复等方面的一些项目。初创了一批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畜产品品牌。在特色畜牧业发展过程中, 坚持以特色提高知名度, 以知名度打造品牌, 以品牌拓展市场, 以市场实现效益的良性互动机制, 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名、优、特、新、稀产品。
创新之处是切实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推动特色农牧业科技创新。引领和带动西藏特色农牧业的创新发展、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示范推广力度,着力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优化升级。深入推进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促进牲畜出栏率大幅度提高。加快推进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新型农牧民培训力度,为农牧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高效服务。
强化草业科技创新,突破草原生态环境重建关键技术,探索农牧区生产、生态、生活相协调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模式,为永葆大美西藏和建设生态西藏提供科技支撑。切实树立提高创新能力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机制创新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培养农牧科技创新团队,加大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技管理科学化水平。通过创新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热情和技术服务激情,努力营造一个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良好氛围。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大力开展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计划,以农作物秸秆养畜利用技术、牛羊舍饲综合配套技术、畜禽疫病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配合饲料加工及利用技术、种草养畜技术等三十项先进实用技术为主推技术,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进场入户和转化,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殖不断扩大,使畜牧业整体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抓紧落实,认真做好2014年的项目申报工作要以争取到的项目为载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科技转化率、应用率和贡献率;继续抓好现有在建项目管理工作及时总结项目运作成功经验,认真研究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前阶段项目建设成果,最终达到项目预期目标与效果。使繁殖率有明显的提高使洛隆县牦牛后躯结构有明显的改善。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