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分析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20:22: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目前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在2014年3月上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高度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和城镇化质量,在环保方面展现了多个亮点。本论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其相关资料和详细研究,经过对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三皇庙村的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探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实地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城镇化途径,对发现的农村环境现状和问题提出有可行性的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但关系到农民的个人健康,而且与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密切相关。环境问题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副产物,如果不采取措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就会是一对矛盾综合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采取的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资源大量消耗,忽略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和经济的不可持续。因此,城镇化背景下深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1) 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村容整洁就与农村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没有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也无法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 推进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能够长期生活和生产的基础。只有使他们直接感受到农村环境的改善,才能使他们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建设推动新农村的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就明确提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村改革发展六大目标之一。所以农村环境优化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 有利于民生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如果不能及时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不仅会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还会进一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甚至对国家安全带来威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会议上,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议以后,很多学者都开始研究城镇化下农村的建设及农村环境方面的问题。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分析里面的学术理论,总结了国内研究的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概论

①城镇化的概念及城镇化建设中关于农村发展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 角度独特性。生态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农村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而本论文从新型城镇化角度研究农村环保问题并提出对策。

(2) 研究方法多样。本文使用文献综述法与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进行分析,摒弃一些就事论事的观点,提出本质原因。

(3) 切入点比较深刻。结合当前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造成的城市和农村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割裂,从两个切入点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