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2021-08-08 20:22: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中央推行合作化运动的指示,生产、供销、信用三大合作社在农村迅速推开,到1957年年底,全国共成立农村信用社8.8万多个。20世纪70年代,国家先把农村信用社交给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后来交给中国农业银行管理。

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决定农村信用社不再受农业银行的管理,要办成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正真的合作金融组织,并决定已经商业化经营的农村信用社,经整顿后可合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2000年7月,农村信用社最先在江苏设立改革试点,提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大部分信用社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组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006年第五届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以评估和管理推动整合与变革中提出,病弱的银行系统是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最大的隐患,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主体,他们的巨额不良贷款问题值得注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研究对象独特。

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农村地区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支农服务功能发挥最为充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选取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新颖独特。

(2)角度多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