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追求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在不断提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许多人开始选择通过旅游来进行放松和休闲。众所周知、西藏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旅游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涉及到当地各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大量游客的进入,对于西藏本身的生态环境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以西藏旅游业与农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当前这种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下,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区域农业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如何能够促进区域旅游业与农业协同发展的策略,提出如何利用农民特色产业和资源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共同发展。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农牧民的农作物和农业耕地面积的影响,研究在不破坏原有的文化基础上,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充分了解西藏旅游业发展历程和当前农业结构的前提下,研究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农业的影响,充分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于西藏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如何利用农民特色产业和资源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旅游与农民收入的共同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农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和收入增加新思路,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推广西藏生态旅游这一旅游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增加就业与财政收入、提升原住居民生活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在结合当前西藏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具体现状的基础上,对西藏旅游业后续的发展的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还能够充分结合发挥西藏当前旅游资源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促进西藏特色旅游的发展,对于改善西藏旅游行业结构,保护西藏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概况:
自从1987年ceballos-lascurain正式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ceballos-lascurain认为生态旅游是指未经破坏的地区旅游,其目的在于享受自然,研究那里的动、植物及当地所具有的文化特征(orams,1995),之后研究成员elizabeth.boo认为生态旅游应该是一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去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国外研究学者elizabeth boo将生态旅游描述为-观光、自然景观、野生资源和目的地过去或现在文化为目的,此外,生态旅游给当地筹集经济支持,为当地社区或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为人民提供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指导。fennell总结出生态旅游主要集中与价值导向型,如可持续性发展、品德道德、教育等。blamey的研究认为:旅游吸引物是以当地的天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旅游者与目的地的交互主要是学习与倡导。martha honey在《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中提到生态旅游是到自然区域对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区域内进行的富有责任的旅游。在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在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基于理论的研究,主要是生态旅游的原理、内涵及原则;另一方面关于生态旅游发展案例研究,即特定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做法、经验和背景问题。而旅游城镇化的概念最早由mullins(1991)提出,他提出一个简单的概念匡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两个旅游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t.c.chang等(1996)指出旅游城市化出现两个不同的模式:一是生产制造业中心被作为新的旅游景点而得到再发展,如宾夕法尼亚州理海谷的采矿业城镇;二是顺应当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潮流开发了新的旅游景点,如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日本的海岛度假区按照开发的城市旅游产品的不同,可分为以有形旅游吸引物为依托的旅游城市化和无形旅游吸引物为依托的城市旅游化。
(2)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概况: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根据西藏生态资源及发展空间对农业的影响有:
1、研究西藏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农牧民收入的影响
2、研究西藏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民的农作物产值及耕地面积的变化
4. 研究创新点
针对西藏生态资源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生态旅游对农业的影响、对农民农作物发生的差异及农民收入的水平的改善。
研究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存在问题给出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生态旅游与农民经济发展上的应对策略。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