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马尾松、黄山松是分布在我国东部亚热带山地的有代表性的针叶树种之一,是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我国长江流域各省重要的荒山造林树种。马尾松与黄山松在分布上占据不同的海拔生态位,其垂直分布随着纬度和地形的变化而变化,马尾松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700m以下,黄山松林在长江流域以北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700m,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800m。
随着海拔高度由低到高的变化,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诸如氧分压、空气湿度、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及水分状况、光照强度及紫外线辐射强度等均发生了变化。这些生态因子均与植物的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海拔生态位中的这些环境因子作为选择压力,长期选择的结果,会产生适应于相应生态位的物种,同时这些生态因子也成为维持物种特异性的环境因子。物种之所以分化出适应于相应生态位的新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适应于特定生态位的基因的出现,最终导致了物种的分化。这些基因首先与适应性有关,同时还可能是一因多效,其功能也与种特异的性状有关联,或者这些基因与决定种特异性状的基因间存在紧密连锁或严重的重组抑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植物生长量被广泛的应用于众多不同的植物生长状况比较的实验中,以及关于不同的环境或人工干预后的生长情况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松属植物生物量的比较实验非常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王喜武以落叶松为实验材料,用分层切割,破坏性取样法实测林木各器官的生物量,从而比较不同密度下落叶松的生物量之间的差异。
关于植物的海拔适应性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外的很多学者是通过不同海拔间的移植或者引种,观测各种生物量的变化情况来总结出该种植物对海拔变化的适应情况。李淑娴等人以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冈山系3个海拔高度的黄山松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所重复测定的方法,测定5个生理生化指标前后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出这些指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了解测定指标的目的、意义、测定步骤、注意事项,为后期实验的严格、准确操作打下基础。认真按照拟定方案去做,实验进程安排要合理。
(2)测量二年生苗木的地径、根系长、侧根数、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鲜重、干重、根面积、叶面积等表示植物生物量的指标。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以二年生马尾松和黄山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系列植物生物量的指标进行测定,数据统计分析后比较马尾松和黄山松在相同海拔下生长量的差异,从而得出其差异是环境造成的还是基因决定的。
为今后的马尾松和黄山松的种植提供了理论参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