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和调节陆地生态系统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价值,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休闲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远比其他生态系统复杂,既有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茂盛的草本植物和爬藤植物;又有野生动物资源,其多样性也高于其他生态系统。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稳定性是一个热力学原理的概念,是指系统受到外部干扰后保持和恢复其初始状态的能力, 1955年,macarthur首次将稳定性运用到生态学中,含义是一个群落内种类组成和种群大小保持恒定不变[。
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
随后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稳定性的概念,比如缓冲力(capacity)、恒定性(constancy)、持久性(persistence)、惯性(inertia)、抵抗力(resistance)、回复性(elasticity)、完整性(integrity)、恢复力(resilience)等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 间伐对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稳定性的影响 (2)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空间结构和稳定性的变化差异 (3)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不同群落间相互作用的特性(1)2012.82012.12:阅读文献,收集资料,明确研究内容和方法。
(2)2013.32013.4:按照试验设计开展实验工作。
(3)2013.52013.6:分析整理数据,撰写论文。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与创新 1、 本文建立了种群的更新潜力、林地生产力、土壤肥力、多样性和地形等因素评价森林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强,并且能够客观的反应群落的发育状况和演替趋势。
2、 本文的稳定性是指森林能够最大化发挥固碳能力和多样性前提下的稳定性,以期为当地的森林经营提供理论支撑。
3、 研究了不同林龄、林分和及干扰对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