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林地地表层的覆盖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草本植物和枯落物对土壤侵蚀的作用分别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非常少。本课题希望将二者结合起来一起研究,找出能够达到最大防止效果的具体数值,为南方马尾松林地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土壤侵蚀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土壤侵蚀研究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自19世纪70年代德国科学家Wollny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批径流小区,研究土壤、覆盖、坡度等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以后,美国科学家Miller建立了野外径流小区研究作物类型及其轮作对土壤侵蚀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前,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主要是对侵蚀现象的观察和一般性描述。20世纪40年代,Ellison将水蚀过程分为雨滴侵蚀过程、径流侵蚀过程、雨滴搬运过程和径流搬运过程,标志着土壤侵蚀过程研究由定性描述进入定理研究阶段。60年代后,由于相关学科的发展,模拟降雨试验的研制成功和测试技术的改进以及计算机的应用,为建立具有一定物理成因基础的侵蚀预报模型奠定了科学基础。80年代后,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雨滴溅蚀主要发生在坡面产流之前和产流之初,是坡面水蚀过程的始,Ellison首次揭示出降雨击溅是水蚀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营力;溅蚀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径流紊动性,增强径流的分散和搬运能力;同时,雨滴打击作用使土壤颗粒堵塞土壤孔隙,阻滞降水入渗,增加地面径流和侵蚀力。因此,溅蚀是细沟间侵蚀的主要过程,溅蚀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雨滴物理特性和溅蚀量模型两大方面。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马尾松林地地表草本植物生物量与覆盖度、枯落物的厚度与覆盖度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
研究计划:每次降雨都要利用雨量桶监测降雨历时以及降雨强度,将降雨过程用图表绘制出来,并且回收地毯,烘干称量,记录流失土壤。分配不同覆盖度的样地,落地,草本覆被,枯落物覆盖以及综合样地。并设计不同坡度,不同坡长进行深入研究。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低成本高效率,自主设计研发的径流小区、流失土收集槽来重新做前人做过的实验,强化前人的实验结论。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