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意义:湿害(waterlogging)是指土壤水分达到饱和时,造成缺氧环境,因氧气亏缺导致植株代谢异常,致使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伤害,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所产生的危害[1],是影响小麦生产的全球性重要灾害,全球约15-20%的小麦面积都会受到湿害的影响。
湿害影响小麦的植株发育、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籽粒形成、灌浆与成熟,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和小麦品质劣变[2]。
受湿害的小麦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中,根的吸收功能减弱,造成植株体内水分反而亏缺,严重时造成脱水凋萎或死亡,因此湿害又称为生理性旱害。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测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明确江苏湿害对小麦对产量的影响,并进行湿害对产量影响的定性评估,确定湿害指标与气候产量的影响关系为应对湿害对江苏小麦产量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指导农业生产采取合理措施应对当前的湿害变化。
2.2研究内容:2.2.1.明确湿害定义,确认湿害标准2.2.2.统计分析江苏省小麦生长季历史气象数据。
根据湿害标准,明确历史上湿害发生次数与发生年份2.2.3.统计分析江苏省历史小麦产量暑假,确认江苏省小麦趋势产量关系。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江苏省历史气象数据和小麦产量数据,采用统一分类标准和数理方法,对历史各年份的湿害发生频率、历史湿害影响程度和小麦产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以及湿害和产量变化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
3.2技术路线:3.2.1.数据资料→小麦生长季历史气象数据→历史湿害发生发生年份及次数3.2.2数据资料→小麦产量→趋势产量确定→计算气候产量3.2..3确定湿害指标→作出湿害指标与气候产量的对应关系3.3可行性分析:(1)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本项目有明确的研究目标与清晰的研究思路,并具有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支持,使研究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2)一定的科研基础国内有关气象数据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4. 参考文献
当前,湿害对农业小麦生产的影响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短期的影响,关于太阳辐射长期变化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
此外,本研究将资料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结果更具有可比性、代表性。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 预期进展2022.72022.10 阅读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学习数据的初步整理。
2022.112022.1 查阅文献,进行基本理论方法学习,撰写开题报告。
2022.22022.3 进行后期数据处理分析,撰写毕业论文,并完成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