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系统中声音啸叫抑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1-08-14 02:49: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声反馈是音箱声音能量的一部分通过声传播的方式传到传声器而引起的啸叫现象,在出现啸叫前的临界状态,会出现振铃声。声反馈现象一旦发生,轻者会造成传声器通路音量无法调大,调大后啸叫非常严重,对现场演出会造成恶劣影响,或传声器声音开大后出现声音振铃现象(即位于声反馈临界点时传声器声音的尾音现象),声音存在混响感,破坏音质;重者导致音箱或功率放大器由于信号过强而烧毁。能否将啸叫充分抑制,是衡量一个扩声专业音响师调音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因为啸叫抑制得好,用传声器演唱和演奏时,音量可调空间大,使演唱和演奏得到满意效果。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思维的扩展,国内外已有许多方法可以减轻抑或抑制啸叫的产生,比如移频器,均衡器等。但是在不同场合还是会有一定的缺陷,并不能完全的消除声反馈现象。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声反馈现象,也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进行本课题的意义也就是要尽可能的想出更多的方法来实现对声反馈的抑制以及尽可能的在研究上更好的研制出能够在各种场合都适用并且更好的抑制声反馈系统。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次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在扩音系统中,由于声音反馈及回声现象的存在会导致声音出现失真,影响实际的出声效果。而严重的声反馈会导致扬声器发出“啸叫”的声音,使得扩音系统不仅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使得正常的活动无法进行下去。剧烈的“啸叫”还可能会导致扩音系统中音频放大器或者扬声单元功率过载,从而损伤设备,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声反馈现象的产生,避免产生“啸叫”,是现代音频处理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次课题设计主要的目标就是研究出抑制系统尽可能的抑制声反馈啸叫现象。

拟采用的技术方案以及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2周:翻译外文资料,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初步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3~4周:对“啸叫”抑制的主要部分进行方案论证;

第5~7周:确定最终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完成硬件电路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高维忠.扩声过程中啸叫的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j].电声技术,2006,30(8):11-14

[2]叶磊,黄莹,孟木子.基于局部特征尺度分解法的声反馈抑制算法[j].电声技术,2015,39(8):54-57

[3]肖启洋,张忠慧,方元.基于dsp的声反馈抑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13,39(1):13-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