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车床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03:06:11

全文总字数:150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由于触点接触不良,容易出现故障,PLC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接线相应减少,由于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也大量减少。PLC相对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具有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灵活,维修工作量少等优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现今PLC技术在车床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国内外纷纷将该项技术加以应用,从而减少了投资额,方便了操作维修,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的改造例如1984年北京机床研究所研制成功了FMC1和FMC2柔性加工单元,之后又开始了柔性制造系统的开发工作,并与日本发那科公司合作,在北京机床研究所内建立了第一条柔性制造系统(JCSFMC1型),用于加工直流伺服电机的轴类、法兰盘类、刷架体类和壳体类的14种零件。深圳华中数控有限公司采用华中数控系统对苏州工业园区东风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一台YK5612/5齿扇插齿机的数控系统进行更新,采用全新的华中数控生产的世纪星HNC-22MD数控系统取代原有的系统,系统改造中含控制系统、伺服单元及执行机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更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应用PLC技术对CY5225型立式车床电气系统进行改造。提高CY5225型立式车床系统性能,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1~3周收集资料,开题

4~6周设计总体方案

7~8周硬件设计

9~10周软件设计

11~12周系统调试

13~14周撰写毕业论文

15~16周毕业设计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随着PLC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数控机床上应用适合的PLC,必将大幅提高数控机床的性能和性价比。基于PLC的车床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降低了电气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车床的自动化水平。而且此项技术对其他类似设备的技术改造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