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微课程是运用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方法,呈现训练单位较小的学习内容、过程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因为微课程还具备课程属性,所以微课程包括教学活动的目标、方法、任务、作业、资源、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同时在技术支持和微课程“微小”的影响下,这些教学要素被优化、组合,最终逐渐发展形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微课程”。
而微课不等于微课程。微课是微课程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主要是以微型教学视频的形式传递知识内容的。微课程包括微课,微课属于微课程,两者相互渗透,彼此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关注的是微课资源的概念、类型,微课资源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微课资源在物理学习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与其他科学方法的关系。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学习掌握微课程教学法的文献调研方法,自行查阅相关的文献;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了解中外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的框架以及思路。文献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中的文献主要来源是万方数据库(加上网址),中学物理教材、普通物理学教材以及其他与物理科学方法相关的著作。
4. 参考文献
1.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金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
2.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804071430_15_1.html
3. 王珏琦. 修炼"微课程教学法",甘之如饴[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0):47-4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20~2022-01-13):初步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与老师交流沟通;
2、(2022-03-05~2022-03-11):了解任务书的所选论题的状况和要求;
3、(2022-03-10~2022-03-18):提交开题报告等材料,指导教师审核开题报告等材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