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的测量与控制电路研究开题报告

 2022-04-17 22:24: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在社会生活、自动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尽管稳度的测量与控制技术比较成熟,但在各种不同的温度测量应用场合,新的测量与控制技术不断出现。在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红外温度测量仪受到了广泛的需求,红外测温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红外温度测量仪采用的红外传感器只吸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感应人体的体温。将人体的红外热辐射聚焦在检测器上,检测器将辐射功率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在被补偿环境温度之后,可以以温度为单位显示。

本课题的目的是要研究温度测量的方法,包括温度传感器及测温电路,同时研究温度控制的方法,并针对红外温度控制应用,设计并调试电路。

本次课程设计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一是査阅资料将自己所学的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以及传感器的相关知识综合运用,二是系统了解温度监测特别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的详细过程,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及各自测温原理。七个基本类型的温度测量传感器是热电偶,电阻温度设备,红外辐射器,双金属设备,液体膨胀设备,分子状态变化和硅二极管温度测量传感器。

2、研究各种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电路,了解电路并对各部分作用加以分析。

3、研究温度控制的方法,掌握温度控制电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对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掌握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电路构成并做出优化和改进;

2.了解各类温度传感器及其线路图,测温方式;

3.在网上寻找红外传感器的资料,并选择一种红外传感器,了解其原理,电路图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徐叔华,程退安,姚万生.单片微型机原理与应用[M]. 第2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4]秦龙.MSP430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M]. 第1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5]肖金求.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第1版. 北京:清化大学出版社,2004[6]李耀民,周正.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 AT89C51串行加载DDS芯片,AD9835的设计与实现[J].[7] 类延强,张丽萍. 临沂大学. 基于单片机的可编程红外温度传感器设计[J].[8] 陈远金,程永进,吴雄伟.中国地质大学机电学院.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J].[9] 彭雄辉. 基片式高灵敏度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10] 任琴. 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恒温报警电路的设计[11] 田大龙. 关于集成电路(IC)温度传感器[12] 蒋礼林. 基于单片机S3C2410的嵌入式温度传感器设计[13] 迟俊鹏. 基于NRF2401的无线温度传感器的设计[14] 任燕芝,郑隽鹏,张 勇,郭栋梁 基于 GD32F103 单片机非接触红外测温仪的设计[J]. 山西电子技术 2020 年第 4 期[15] 韦冬林,常恒瑞,李昕宇,郑蕊蕊. 简易无接触温度测量与身份识别装置设计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3月1日 - 2022年6月18日1、 前期准备(11月25日—1月10日)学生与指导老师见面,确定研究课题内容,学生网上选题。

2、 第一周(3月1日—3月5日)接受任务书,针对任务书的内容,对要研究的课题进行调研和收集资料。

3、 第三周前(3月8日—3月19日)学生根据导师下发的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等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