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建模及其应用开题报告

 2022-04-01 21:30: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目的: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

意义: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解决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

该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对两两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作出比较判断,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对应特征向量,就可得出不同方案重要性程度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预期目标:认识、了解层次分析法,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买什么衣服,去哪里旅游。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找出研究问题的全部元素,并按照各个元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与作用进行分类,按最高层、中间层和最底层的形成排列起来,形成层次结构图。

然后进行分析计算。

研究步骤:1:明确目标建立层次分析 2:构造判断矩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姜启源. 数学模型(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朱建青,张国梁.数学建模方法[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1-2周 查找有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2:3-4周 整理相关资料并开始写论文。

3:4-12周 在此期间完成论文并加以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