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80年代初因受债务危机影响,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迅猛,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和信用风险频发,以模型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已成为人们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近些年来,一些大型银行认识到信用风险仍然是关键的金融风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金融业风险出现了新特点,即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所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联合造成。
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由此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引起人们的重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 信用风险现状及其信用风险衍生产品;2. 信用风险的结构化模型;3. 信用风险的约化模型;4. 两种模型的比较。
预期目标:对于不同的信用风险得出最为合理的管理方法,减少风险带来的危害,安定全球的金融市场,解决现在面对的各种信用风险,维护各个国家的金融安全。
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收集资料,了解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哪些领域影响最大:2、翻阅资料,熟悉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3、比较主流方法的优劣,采取结构化法和约化法;4、信用风险主要对金融行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银行,银行主要业务就是贷款。
于是将这两种方法用在公司破产等事例上进行比较和分析;5、最后可以得出在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哪种最合适的方法。
4. 参考文献
[1]托马斯.r.比莱茨基, 马雷克.卢特考斯基 . 信用风险:建模、估值和对冲[m].格致出版社,2011.[2]任学敏,魏嵬,姜礼尚,梁进。
信用风险估值的数学模型与案例分析[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3] 何书元。
随机过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7日-2022年3月1日,向学生布置论文工作要求;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初步理解毕业论文的目的、要求和任务,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2、2022年3月2日-3月6日,毕业论文工作动员,组织指导老师和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培训;3、2022年3月2日-3月13日,指导教师向学生讲授所选论题的状况和要求等;4、2022年3月9日-3月20日,指导教师修改和审定学生论文开题报告;5、2022年3月23日-5月29日,学生按开题报告撰写论文;6、2022年4月27日-5月10日,学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问。
各系进行自查,并配合教务处论文中期检查;7、2022年5月18日-5月24日,指导教师批阅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8、2022年5月25日-6月3日,经指导老师批阅,达到质量要求后定稿;9、2022年6月4日-6月10日,指导教师写出评语,给出成绩等第;评阅教师评阅;10、2022年6月11日-6月17日,学生答辩,答辩委员会提出终审意见,确定成绩,填写评议书;11、2022年6月18日,整理材料,做好总结,上报教务处。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