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支付场景也在日益丰富。2009-2015年间,我国非现金交易规模及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均大幅度提升,2015年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2016年,我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金额3687.24万亿元。根据国外统计机构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已到达到9万亿美元,美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为1120亿美元。按此计算,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由此可见,我国的移动支付发展速度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除此之外,多项报告指出,移动支付方使用的频率和用户的年龄呈现负相关趋势,年龄越低,使用移动支付的频率就相对越高。如今移动支付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大学生作为易接受移动支付等新生事物的群体,研究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重点讨论移动支付的广泛使用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并具体分析移动支付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带来的正面积极作用和负面消极作用,目的在于探讨和积极引导大学生群体如何健康地使用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对于移动支付的运营商和大学生都非常重要,因此充分重视由于新型移动支付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在理论意义方面,在量表设计上,本文从多个角度研究移动支付的使用原因和移动支付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影响。在方法选择上,本文将描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构建理论模型,深入研究移动支付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影响。本文研究移动支付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影响,丰富了移动支付平台下的消费理论视角,为后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有理论意义。在现实意义方面,本文制作问卷调查[2],对移动支付的使用原因—便捷性、安全性、整合性以及消费行为影响—消费心理、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进行拓展研究[3]。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的支付方式,如今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最主要的消费方式。研究移动支付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选择健康的消费方式。因此,研究移动支付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裴辉儒研究表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支付方式呈现多样化,因此应当重视移动支付风险管理[4]。国外学者krueger在其关于移动支付的研究过程中,他认为,移动支付是交易双方以实体或虚拟的价值交换为目的,以移动终端为媒介来进行商品交易的一种消费方式[5]。heijden的研究认为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网络实现交易的全新和方便的一种支付方式[6]。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移动支付具有多样性、便利性、安全性和快捷性等特点[7-9]。在移动支付风险问题的研究方面,deward研究表明,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个人信息保护和支付安全问题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10]。迟永慧围绕移动支付的风险和监管,分析了我国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11]。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基本内容
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情况、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原因、大学生移动支付消费行为三个方面[12],重点讨论移动支付的广泛使用对高校学生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并具体分析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带来的正面影响与忧虑,探讨引导大学生群体健康使用移动支付工具的方式。
2.2 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研究移动支付对消费行为的影响,验证相关理论在新的消费形式下是否仍成立,为揭示移动支付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研究思路,丰富了移动支付平台下的消费理论视角,同时也希望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3 技术方案及措施
首先,研究设计与问卷资料收集,本文首先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理论两个角度[13]确定问卷研究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回收预调查问卷后,本文将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其次,描述分析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本文利用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情况、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原因、大学生移动支付消费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14]。
再次,研究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的深入分析,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法、方差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移动支付对消费心理、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体验的影响、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差异和大学生对移动支付依赖程度[15]。
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建立健康消费行为的有效建议,以促进高校学生健康使用移动支付。
以下是流程图:
图1 技术方案流程图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完成开题报告。制作关于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的问卷,进行对问卷的预调查。
第4-6周:完善问卷,以我校大学生为例,进行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得到问卷结果。
第7-10周:通过问卷结果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学习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matlab操作实现。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董雨奇.移动支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严围围.基于统计建模下共享单车的调查分析与前景预测[d].曲阜师范大学,2018.
[3]李豪.移动时代第三方支付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8.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