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过去一年,经济形势不振与居民杠杆率过高带来的挤出效应使中国传统汽车市场遭遇“寒冬”。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却逆势而上,迅速扩大。
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实现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首先介绍近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背景,结合居民收支与交通支出情况,简要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及消费端动因变化。基于此,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入手,依托行业竞争力理论,结合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依次阐述研究背景、意义,明确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力的实质。紧接着,分析行业竞争力的成因,深入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力各要素间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然后,根据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行业特点和发展概况,科学分析并明确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优劣之处。再次,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资本、生产、技术、市场和四个方面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辅以实证分析,将国内各新能源车企数据进行因子横向比较,将结果与国际先进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的不足缺点和不足。最后,依据定分析结果,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出有关核心技术、宣传营销、优化政策环境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普遍对行业技术创新、行业政策以及技术、政策竞争力进行分析,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存在的优劣之处。
在研发状况上,国内学者大多参考并借鉴国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优势,着重探讨核心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刘兰剑、董涛(2012)分别对我国新能源的市场预期、研发重点以及研发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早期研发历程到现如今逐渐成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刘建丽(2015 )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能完全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导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存在整车性能水平较低的问题,因此可将研发重点转移到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上。罗勇(2010)强调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过程中要具备全球化的战略视野,从而能够快速高效地寻找技术发展的突破口。王玮(2013 )则主要从技术合作平台、资金支撑等方面强调技术研发过程中多方面合作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国外学者主要分析研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行业实践等相关问题,而相对较少探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力这一问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介绍近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背景,结合居民收支与交通支出情况,简要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及消费端动因变化。
二、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入手,依托行业竞争力理论,结合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依次阐述研究背景、意义,明确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力的实质。
三、分析行业竞争力的成因,深入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力各要素间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然后,根据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行业特点和发展概况,科学分析并明确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优劣之处。
5. 参考文献
[1] ahman.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japan [j]. energy policy,2006 (34):433-443.
[2] carlo, carraro, maezio, galeott.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amp;dand innovationstrategieswiththewarmmodel[j].energy economic, 2006(19):2-28.
[3] ger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