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进入21世纪,中国一直在推行可持续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扰。
推行#8220;绿色#8221;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物流是新兴产生的一种行业,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然而这快速的增长是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的,也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8220;绿色物流#8221;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近十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为社会提供一个全观的#8220;绿色物流#8221;的印象,但是可惜的是缺乏对某一区域的具体调研,应多多关注微观领域的探究比如说省市等。
而且,学者们对#8220;绿色物流#8221;的定性分析已做过很多工作,相对而言,定量分析的工作还是比较少的。
要想对#8220;绿色物流#8221;进行量化研究,需要的准备还是挺多的,一些研究者制定了一些绩效指标,为#8220;绿色物流#8221;的研究带来了方便,但是其中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发展:我国对于#8220;绿色物流#8221;的探索起步较晚,自21世纪才开始有学者陆续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因此,全社会对于#8220;绿色物流#8221;的观念认知,政策实施,技术水平都有待提高。
我国200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上提出的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李连成(2002)在分析绿色供应链兴起的原因和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的意义,并对现代企业如何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进行探讨。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综合评价建立以物流水平、环境状况、经济状况为三个总指标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客观评价南京市的物流发展现状,前期主要从搜集数据着手,建立合理规范的指标体系。
(二)影响因素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等模型具体分析影响物流水平的关键因素。
(三)建议分析根据第二部分的结果从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多个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南京市物流协调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王长琼. 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对策初探[J].物流技术, 2002 (6): 39-40. [2]翟鸿.基于Fuzzy_AHP方法的绿色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模型[D].合肥工业大学,2011 #61531;#61491;#61533;[3]李宏岳. 国内外绿色物流现状和发展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12): 170-174. #61531;#61492;#61533;[4]李连成. 绿色物流: 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新东方, 2005 (5): 32-35. #61531;#61493;#61533;[5]王长琼. 绿色物流的内涵, 特征及其战略价值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 2004, 18(3): 12-14. #61531;#61494;#61533;[6]王能民, 汪应洛, 杨彤.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 管理工程学报, 2007, 21(2): 118-122. #61531;#61495;#61533;[7]张艳,贾海霞.企业#8220;绿色度#8221;的模糊评价模型与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6:104~106 #61531;#61496;#61533;[8]肖丁丁, 张文峰. 基于 DEMATEL 方法的绿色物流发展关键因素分析[J]. 工业工程, 2010, 13(1): 52-57. #61531;#61497;#61533;[9]刘坤, 席一凡. 改进 TOPSIS 和灰色关联度法的绿色供应链合作关系评价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1, 1: 028. #61531;#61489;[10]梁爱文. 沿边民族地区绿色物流发展中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基于云南瑞丽市的分析[J]. 物流技术, 2012, 31(7): 69-72. #61531;#61489;#61489;#61533;[11]郭毓东,徐亚纯,郝祖涛.基于AHP和熵值法的绿色物流发展指标权重研究--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18:013 #61531;#61489;#61490;#61533;[12]王蕾, 张红丽.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产品绿色物流系统综合绩效评价--以新疆为例[J]. 物流科技, 2014, 37(3): 1-4. #61531;#61489;#61491;#61533;[13]谢楠. 基于 LEAP 模型的山西省绿色物流发展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13.[14]Hadfield Robert.B.;Walton,Steven V.;Seegers,Lisa K.;Melnyk,Steven.A Green value chain practices in furniture industry[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7,15(4) #61531;#61489;#61493;#61533; Carter,C.R.;Ellram,L.M.Reversed logistic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framework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J].Logistics,1998,19(1):85~102 #61531;#61489;[15] Scot D.Johnson.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tors: application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pproach[J].Corporate Environment Strategy,1998,5(4):34~41 #61531;#61489;#61495;#61533; Beaman,B.M.Designing the green supply chain[J].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9,12(4):332~342 #61531;[16]Paul R.Murphy,Richard F Poist.Green logistics strategies: An Analysis of usage patterns [J].Transportation Journal,Winter,2000,40(2):15~16. #61531;#61489;#61497;#6153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