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7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中国农村居民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群体。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广度加宽、程度加深,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呈现出多方位的复杂变化。因此,现在是研究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居民休闲生活方式的最佳时机。
这次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休闲问题研究向农村居民扩展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在休闲学领域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实证方面的意义,通过采集实际数据,从定量和定性研究上考察和描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休闲生活的状况及其休闲生活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是拓宽了休闲学的研究领域和视野,从城市休闲学走向农村休闲学,探讨农村休闲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从城乡综合的高度丰富休闲学的总体内容,这在理论研究上又具有创新意义。本研究从#8220;横#8221;和#8220;纵#8221;两个切面的结合上来探讨农村居民的休闲生活行为方式,探讨农村居民休闲生活方式由#8220;传统#8221;到#8220;现代#8221;的转变规律,在认识论上具有重要地位,并会由此进一步进行农村居民休闲学的理论构建。运用农村居民休闲理论于实际,对于提升农村居民休闲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具有实践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二、研究主要内容(一)研究内容:1、国内外关于休闲活动与生活满意度研究的现状综述。包括国内、国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评述。2、概述江苏省农村社会发展及居民休闲活动现状。社会发展方面主要包括地理区位、社会经济现状、文化特征、休闲环境现状;居民休闲活动现状主要包括居民休闲活动占用、居民休闲活动的空间特点、居民休闲活动的内容选择以及居民对休闲状况的评价3、对江苏省农村居民休闲活动满意度的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休闲活动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的总体分析,包括样本构成情况分析、农村居民休闲活动满意度特征。4、江苏省农村居民休闲方式及生活满意度的现状研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拟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农村居民休闲方式受个人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人口学变量的而影响;江苏省农村居民休闲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存在相关。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休闲研究集中于实行#8220;三八#8221;工作制以后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展开了休闲国际比较研究。代表作有林德夫妇共同的研究成果:《米德尔敦:当代美国文化研究》一书等。50年代,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对休闲问题的研究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涉及的问题包括:休闲和消费的文化概念、休闲市场、娱乐和休闲、休闲技术论、小群体的休闲、休闲政策和制度规范等。代表作有:b.朗特里的《英国的生活与休闲》(1995)、j.迪马泽迪埃的《城市的休闲》和《休闲文明即将来临吗》,以及美国学者d.里斯曼论述大众休闲的《孤独的人群》等。约翰.凯利在1972-1976年之间,采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式,对美国三个社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后发现:休闲活动包含对意义的期望,人们之所以选择某项活动室因为他们对其意义和结果有所期望。布尔德以及瑞格赫布在休闲活动满意度量表上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布尔德以及瑞格赫布(1980)依据个人在休闲活动中需求得以满足的观点,建构出一套#8220;休闲活动满意度#8221;的研究构架,并完善和充实了#8220;休闲活动满意度量表#8221;(leisure satisfaction scale,-14-lss),用以测量个体透过自身休闲经验的领会,感知到个人在六个层面可能获得满足的程度。
二、国内休闲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前言(选题意义、研究的理论依据)二、文献综述(休闲研究综述、休闲和生活满意度及其相关研究综述)三、研究过程(研究目的、对象、方法)四、江苏省农村居民休闲方式现状问卷调查编制五、江苏省农村居民休闲方式及生活满意度的现状研究六、江苏省农村居民休闲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七、结论
5. 参考文献
[1]A.J.Veal.Research.Methods for Leisure and Tourism-a practical Guide,London;MBAGroup,1992[2] Diener R,Emmons R.A,Larsen R.J.et al,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oumal of personalityassessment,1948,49(1):71-75[3]龚斌.中国人的休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马惠娣.21 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1):48-52[5]李正龙.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6):55-58[6]陈世平,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1(6):664-666[7]吕斐宜.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J].统计与决策,2006(9):81-82[8]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份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27-63[9]朱凯文.2005 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下降[J].中国社会保障,2006(3):84-85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