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全热交换器通风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23:54:4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空调上为,既要保证房间内空气的温度、湿度,还要使室内的空气流速恒定及较高的空气品质,此外还要正常的通风系统。如此就会产生大量能耗。

使用全热交换器的通风系统,夏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排风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空调风干燥,使新风含湿量降低;冬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室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升高,同时被空调室排风加湿。这样,通过换热芯体的全热换热过程,让新风从空调排风中回收能量。不仅能够保证正常的通风需求,达到指定空气状态,而且能够充分地利用排风的能量,节约能量,节省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全热新风交换器的功能和特点从用途来说,由最初的除湿,到再热回收,进而发展到目前的全热回收;从换热效率来说,已逐渐从只有显热交换的高温传热过程,发展到今天的常温全热过程;从采用的换热方式来说,由吸收或吸附方式转而发展到采用透过工作方式;从传热材料来说,由过去为保证换热效率而使用结构复杂、材料特殊、价格高的材料,进而发展到使用廉价并能保证换热效率的材料.

第一台旋转型全热交换器(又称热轮)首几于1957年在瑞典研制成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欧、美、日等国群起仿效,相继取得制造专利,进行大量生产,并在各种工程上广泛应用。1973年世界产油国实行禁油及提价,造成国际能源危机以来,节能成为国际暖通空调技术发展的中心问题。目前国外全热交换器品种性多、规格齐全,小型全热交换器应用于家庭住宅换气通风的排气能量回收大、中型全热交换器应用于各种规模建筑物的排气能量回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课题研究在保证正常的通风需求的同时,用合适的设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不论从实际需要还是从国家规范要求,都应设置新风,以满足最基本的卫生要求,国家特别强调要求保证公共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安全。但与此同时,空调系统作为建筑物的主要能耗之一,节能性和经济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1~3周开题,进行建筑负荷计算(要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计算),通风量计算;3~5周选择合适的通风节能方式,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5~7周进行相关计算;7~9周绘制出设计图纸;9~10周在此方案基础上给出运行费用分析;10~11周对该系统的特征进行总结;11~13周撰写毕业论文;14周准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1.双向通风,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后送入室内的同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彻底改变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污染严重的局面,创造舒适的人工环境。

2.能量回收,利用室内排出空气的冷(热)量对新风系统进行预处理,在提供舒适温度空气的同时回收能量,节约能源。

3.过滤空气,向室内提供足够新鲜清洁且温度适宜的空气,保证人员的身心健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