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微通道液冷系统冷却液参数设计与优化开题报告

 2021-12-19 22:10:37

全文总字数:533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我国资源战略研究发现,我国原油储存量已不到世界的2%,目前仅剩余50亿吨左右。2017年,我国传统汽车保有量为2亿辆,传统汽车耗油量将达到2.5亿吨左右,国内原油只够维持传统汽车使用25年左右,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重1。另一方面,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传统汽车排放的co2占排放总量的25%,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碳排放大国,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2。因此,为了解决汽车产业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我国启动了新能源汽车专项研究,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明确提出了纯电驱动是国家发展战略[i]。

发展纯电动汽车,关键的核心零部件是电池,目前国内专家主要对电池单体的材料属性进行了大规模研究,这是电动汽车得到突破性发展的基础。然而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不是由单个的电池组成,它是由大量的电池单体组装成模组,若干模组再组装成了电池动力总成。因此,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并不是仅仅由电池单体的性能决定的,电池组的参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另一方面,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且充电或放电的功率越大,产热量也越大,电池的温升越大。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是25~40°c,电池组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势必会影响电池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热失控,威胁驾驶员财产和人身安全。近年来,由于电池使用不当,电池热管理系统不达标,导致电动汽车发生爆炸、自燃的现象屡见不鲜。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配套的电池组工作性能,而电池组的工作性能、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又非常依赖于电池组配套的冷却系统。汽车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仅有电能转变为汽车机械能的形式,还伴随着电能转变为热能的形式,如果产生的热量没有得到合理的释放,而是聚集在汽车电池组的内部或者周围,则会导致电池组的温度升高,对电池的使用性能、寿命和安全性都会造成影响。此外,在温度极端的天气环境下,环境温度和电池工作温度差异很大,也会导致电池工作性能的衰减。因此,汽车电池组热管理模型是调节电池组热量传递、热量扩散等重要因素,是决定新能源汽车使用性能的重要模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与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 2020.2.20~2020.3.17,提交文献检索摘要,撰写开题报告,完成网上提交开题报告,整理论文提纲、设计概要;(含校外实习)

2. 2020.3.20~2020.3.31,进行外文翻译,并提交外文翻译译文;

3. 2020.4.3~2020.5.12,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设计类),完成网上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赵冲,王有镗,郑斌,田鑫.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技术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192-193.

[2]潘仲鸣. 基于cfd的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散热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9.

[3]郑海,续彦芳,刘汉涛,陈凯,桂文龙.基于液体介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实验分析[j/ol].储能科学与技术:1-7[2020-02-2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