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空间形态分析开题报告

 2021-08-09 00:58: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形态设计和空间构成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对大跨度木结构建筑形态构成和空间要素与方法的分析,不仅使其成为木结构建筑创作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入门,而且能够在形态与空间的创作方法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不断认识与掌握、分析与综合,为木结构建筑设计教学和木结构建筑设计上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从设计师的角度研究大跨度木构建筑的空间形态,以期与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功能和美学要求相契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状况现阶段我国在大跨度建筑上的研究已经产生了一些成果。

在理论研究上,孙承磊在其论文《当代技术与文化背景下木材的表现》中对木材应用于结构、维护材料等条件下的艺术表现作了分析;刘明哲的硕士论文《现代木结构用于空间屋面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侧重于木结构用于大跨度木结构空间屋面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由虞季森编著的《中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深入阐述了各种大跨度结构应用于建筑中的构思方法,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大跨度木结构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将基于对现代大跨度木结构以及实例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建筑形态构成和建筑形态表达两个方面的分析,探讨现代大跨度木建筑的设计理论。

对于现代大跨度木建筑,本文在对木材和大跨度木结构进行解析的前提下,着重剖析以下两个方面:1) 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空间形态构成人类进行营造活动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可以利用的空间,经历千百年的发展,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建筑空间类型众多,形态变化多样,建筑的空间性仍然是建筑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

文章从的形态构成要素和构成方法的角度阐述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空间形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论文以大跨度木结构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这一建筑类型在国内的建设基本处于空白,学术研究也十分有限,文章试图开拓这一领域,抛砖引玉,引起业界重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