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了解决热处理木材材性变化在化学分子层面无法做出充分解释的问题,对处理材显微构造进行研究,并对材性变化做出充分解释,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木材进行热处理,达到充分利用木材的目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西南林学院采用油浴法对思茅松木材进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研究表明:(1)早材部位容易引起径向开裂I(2)早材管胞的变形程度大于晚材;(3)射线管胞细胞壁遭到破坏的程度大于射线管胞; 二、L. Awoyemi I. P. Jones对西部红雪松热处理后部分材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木材化学组分的变化不是热处理木材材性改变的唯一原因,但是化学组分的变化对材性的影响仍大于木材微观构造的变化。 |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热处理木材的微观构造,包括各细胞(管胞、射线薄壁细胞、泌脂细胞)形态,细胞间结合,细胞壁各层(p层、s1、s2、s3、瘤层),管胞具缘纹孔、交叉场纹孔等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微观构造变化对处理材力学性能及吸水性能的影响。
应用压汞法测量处理材的孔隙度,结合显微构造分析,研究其对处理材渗透性的影响。
2012.3.1~2012.3.30查询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由于从化学分子层面无法解释热处理之后部分材性变化的原因,通过细胞微观构造的变化以及孔隙度的变化对热处理木材材性变化做出合理解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