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场地的限制、城市建筑形式的美观要求,以及某些多层厂房中设备与工艺布置的需要等,建筑结构从单一功能发展为多功能、多用途,建筑形式变得丰富多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体形复杂和不对称的结构,而且成为建筑发展的优势。
历史上的大地震的灾害调查表明由于结构不对称引起的偏心扭转破坏是混凝土房屋的典型破坏之。扭转效应使建筑抗侧力构件相对较弱的一侧剪力与位移增大,从而使建筑物震害加重。在结构扭转震害严重和建筑向复杂不规则发展的两大背景下,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扭转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结构抗震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基于结构性态的抗震设计思想已经在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结构规范中采纳。在结构抗震性态设计中, 针对不同类别的建筑、不同的地震动水平, 提出不同的抗震性态要求, 将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概念具体化, 将定性的性能目标定量化, 从而明确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抗震性能目标的具体化对结构分析方法提出新的要求, 实现中震和大震下结构性能的目标不再仅仅通过调整设计内力、采取构造措施和限制结构位移等途径来保证, 而必须通过全面深入的计算分析(尤其是弹塑性阶段的非线性分析), 得到不同地震动水平下结构的反应和性能, 确保设计的结构具备预先明确的抗震性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的扭转响应会使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或倒塌。
工程设计往往采用合理布置结构及构件的方法,使各楼层质心与刚心尽可能地重合,从而减小偏心结构的扭转地震响应。
研究影响多层偏心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因素,并研究如何利用基于pushover分析的刚度调整算法对多层偏心框架结构的楼层平面刚度进行调整。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建立数学模型, 采用pushover分析法,评价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 通过比较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调整结构设计, 从而实现基于结构性态的抗震设计。
pushover分析法实施步骤:
(1) 建立结构分析模型。模型中包括对结构重量、刚度、强度、稳定以及结构性能有较大影响的构件。
4. 参考文献
1. 王丰,隋欣,白海峰.多层建筑基于弹性水平静力分析的楼层平面内刚度调整方法[j].铁道建筑,2010,(3):106-108.
2. 刘畅.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扭转反应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7.
3.侯爽,欧进萍.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及高阶振型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9):89-9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3月 2日- 3月22日, 文献检索,提交开题报告
(2) 3月23 日 -4月26日, 论文研究,提交外文翻译初稿
(3) 4月 27 日- 5 月31日, 论文研究,提交论文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