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目前海洋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占国际贸易总运量的2/3以上,我国93%以上的外贸运输任务是通过海运完成的。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之一。根据劳氏公平年鉴(lloyd’sregisterfairplay)统计,我国船队总吨位排行世界第九位,船舶数量排行世界第四位。我国已经是公认的船员大国,无论是船员数量,还是船员培训规模与能力上,均居世界首位。至2011年4月,中国有155万船员,其中海员65万人,是世界上拥有海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现有大中专航海院校53所,海员年培养规模达4.6万人,外派海员达10万多人次。虽有如此之大规模,但船员的健康却得不到很好的保障——长时间的海上工作,无规律的海上生活,信息闭塞,新鲜食物缺乏、船体摇晃、长时间的噪音、持续的振动、电磁辐射环境和高温高湿、疲劳,特殊的职务岗位特点和值班制度等对船员职业健康造成多种危害。便携生理信息采集系统的出现,为实现船员生理信息管理提供了可能。利用该系统可以在船员生理状况发生异常时,使船员及时得到所需的医疗救助,这对船员、船舶行业,乃至社会都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基于以上背景,本项目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员生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可以实现:(1)全船船员信息的实时采集,计算机能够迅速获得船舶上的船员的信息,主要是船员的生理状况信息和船员的地理位置信息;(2)定位显示,上位机显示界面清晰地将采集的数据显示出来,并时刻监测船员的生理信息,当船员生理信息发生异常、船员发生意外或者船舶需要应急处理时,能够及时定位船员的位置;(3)报警功能的实现,当检测到船员生理信息异常或者船员手动报警时,报警系统发出警报,并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4)分析存储,建立一个储存船员生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库,记录与分析每个船员的基本生理特征,并对船员的生理状况进行基本评估和预测,充当着“电子病历”的作用,可以使每个船员的生理状况一目了然。
目前,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已经成功研制出利用手腕式传感器来检测和采集生理信号的便携式小型监护仪。同时,麻省理工大学(mit)也成功研制出一款便携式医疗仪器,可以对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容积(ppg)、心率、脉搏等生理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但是,两者都还没有在船舶上构建合适的信息传输与管理平台。与此同时,国内部分高校对物联网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有一定研究,但具体到物联网的船员生理信息管理系统还少有应用。大连交通大学邱占芝教授研究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系泊船舶监测系统,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施一明副所长研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舶综合控制系统。但这些研究工作都是侧重在监测船舶运动状态或工况,研究成果并不满足本项目的需求。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实现基于物联网的船员生理信息管理系统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船员生理状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
2无线组网系统的设计。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20前-上传开题报告
上传开题报告后,每三周传一次阶段性
6.01前-上传论文定稿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沈关宝,赵明华,李聆.中国海员一中国海员工作与生活状况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2]王秀芬,朱玉柱.论船员劳动的特点[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31-35
[3]胡平,王慧玲,刘娟.探讨远洋测量船健康船员远航作业期间发病情况的调查.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352-135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