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们中国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可以发现轨道交通在我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可以给我们的居民提供非常便捷的服务,具有运量大、污染小、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的特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能够解决我们的交通堵塞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推动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的上海有轨电车,然而在当时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然后这其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地面沉降的现象是一种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不可逆的环境地质现象。但是这种现象由于发生的非常缓慢就导致了不容易被察觉。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一旦形成了非常严重的灾害,就会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我们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以软土地基为代表的自然因素及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以及我们人为因素产生的地面沉降问题不但会使城市轨道交通结构产生纵向下沉,还会对地铁周边得事物带来消极得影响。引发建筑物倾斜、地面塌陷等重大问题。例如2019年12月12日厦门地铁二号线吕厝站10号缓建口发生坍塌;2008年杭州地铁一号线地面发生坍塌事故,4人死亡17人失踪;2015年,19天之内在建得南京地铁在施工过程中连续五次塌陷。由此可见,地面沉降得问题对我国轨道交通以及运行得安全性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避免诸如此类的事故频繁发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变形监测就变得尤为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主要研究内容: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理论研究,分析干涉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流程。要求利用两景苏州城区sar数据,在雷达干涉测量软件下提取苏州轨道交通地表沉降情况,分析地表沉降量级,确定沉降范围,分析沉降发生原因。
(2)预期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原理、算法、数据处理、实现方法、验证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相关知识研究资料,通过精读和泛读文献的方法形成自己关于干涉测量技术和地面沉降问题之间的理解。
②理论分析法: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具体的影像资料运用干涉测量理论技术,获取研究区内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沉降情况。
4. 参考文献
[1]马翔旭. 基于insar监测北京市地铁开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刘凯斯,宫辉力,陈蓓蓓.基于insar数据的北京地铁6号线地面沉降监测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20(01):128-137.
[3]游新兆,乔学军,王琪,杜瑞林.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与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03):109-11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 01 周~第 02 周,设计的研究现状分析,毕业设计相关规定、规范和要求学习。该阶段与毕业实习同时进行。
2、第 03 周,汇报前期调研学习的成果,精读主要相关的参考文献,认真书写开题报告,并即时与导师沟通。
3、第 04 周~第 05 周,书写第一章,主要阐述设计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论述设计计划完成的全部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