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解放前我国经济不发达,隧道修建的不多。建国之初,正处于国名经济恢复时期。在短短的三年之内,有关部门把全国原有铁路线上被破坏和发生灾害的所有隧道都一一进行了修复。以后修建隧道的技术又有进步。在克服不良地质的困难条件方面,已经取得了修建各种隧道的主动权。在京广线上,克服了流沙滚冒的困难,修建了长沙隧道;在隧道工程的理论方面,分析结构内力的方法,已经从结构力学计算转到以矩阵分析的方式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并进一步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在隧道的设计计算理论中已经引入了不确定性的概念,现正向可靠度设计过度。
在国外,最早的地下工程是矿山的开采。用于交通线上的第一座隧道是纪元前2180年在巴比伦城中幼发拉底河下修建的一条地下人行道。铁路事业兴起后,对交通隧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了山区的铁路隧道以外,又修建了一些在城市附近跨越河海的水底隧道。近期以来,隧道工程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钢拱支撑、喷射混凝土衬砌、锚杆加固围岩等已经普遍使用。引进新奥法来指导并调整施工,也已大量推广。
最后应该指出,虽然近年来隧道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相应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点,不过,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不停地向前探索,就一定会把隧道的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根据所给的地质资料,以及自己查阅相关的文献,完成对该隧道设计,其中有根据所给的地质截面图确定洞口位置;根据所给的断面图(包括横断面和纵断面)确定洞门的形式;根据所给地质资料中围岩的等级,并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洞身衬砌结构,其中包括初期支护设计及二次衬砌的设计;根据相关的公式,计算出各级围岩的压力,然后运用理正岩土软件,对衬砌进行验算,看是否符合要求,如衬砌的各部分压力均满足条件,则可判断出衬砌的设计为合理的;设计隧道的防排水系统,设计依据为隧道各部分的围岩等级及不同地段的隧道埋深,根据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为原则,选取满足要求的设计路线;最后设计的是隧道的通风与照明,通风的要求为使得隧道内空气不仅要满足质量的要求,即有毒有害气体需要尽量少,还要求隧道内能见度高,即不能有太多粉尘。照明的要求为隧道全天保持照明,并且为了使照明可靠,确保连续性,必须保证两个以上的独立电网供电,并要求它能有效的自动转换。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22-3.06(第1-2周)外文翻译
3.07-3.21(第3-4周)搜集资料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关宝树,国兆林.隧道及地下工程.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毅才.隧道工程(上册).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朱永全,宋玉香.隧道工程.2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4)黄成光.隧道工程.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