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打样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印刷提供参考样张和为客户提供签样依据。
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打样机已经难觅其踪了。
当今,无论是在欧美国家还是在其他地区,数码打样已经相当普及。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印刷企业己经普遍实行数据化与规范化质量管理。从国外文献中来看,david q.mcdowell 在 print-to-proof match: whats involved?中分析了导致数字样张与印刷样张色彩不匹配的原因,如制作特性文件进行色度测量过程中的不稳定性;特性文件建立过程中的建模错误;印刷及打样系统的可变性;打印机误差等等[1]。stefan lives 和 marc mahy 在 quality managed proofing 中评价了决定数字打样系统颜色一致性的要素,基于这些要素提出了一种完整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校准、打样机验证和样张核查三个步骤完成[2]。
国内文献中较多的是应用数字打样软件的经验总结,包括色彩调试经验、色彩基准的设置、灰平衡控制等。样张的质量评价是对数字打样样张色彩、层次和清晰度效果的综合评价[3]。较为深入的研究则解析了数字打样相关工序中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4],为企业采用数字打样提供可靠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工艺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色彩管理系统有两个作用,给rgb或cmyk数值以明确的颜色定义和改变rgb或cmyk数值使得输入与输出颜色一致。色彩管理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不同设备之间颜色转换的问题,其核心有三个部分,分别是设备校正(device calibration),设备色彩特性描述(color characterization),颜色转换(color conversion)。设备校正的主要目的是将设备的设定值校正回出厂时的标准设定值,以确保设备色彩特性描述的有效性;而色彩转换则是根据色彩描述文件进行计算,从而到达正确的转换【5】。数码打样机色彩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得扫描仪输入的颜色与数码打样输出的颜色一致和稳定,即所见即所得。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根据实验室现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我的研究方向为基于efi colorproof xf数码打样的色彩管理。
第一步,制作输入设备扫描仪的特性文件:(1)稳定扫描仪的工作状态(stabilizing the scanner's response),使得不论扫描何种图像扫描仪都有稳定的工作状态(2)优化扫描仪的工作状态(optimizing the scanner's response),如果可以设置输出gamma范围在2.63.0之间(3)扫描测试文件(scanning the target),扫描测试原稿it8.7/2每个色块的色度数据(4)生成扫描仪特性文件(building the scanner profile)。制作输入设备特性文件时有两点非常重要:一、在扫描标准原稿时,原稿一定要很新才行;二、扫描时扫描仪不要设置色彩管理。如下图1.
第二步制作输出设备数码打样机的特性文件:(1)制作设备线性化文件,利用efi软件制作数码打样机的线性化文件;(2)打印标准样张;(3)测量打印的样张;(4)利用特性化文件制作数码打样机的特性文件。如下图2
4. 研究创新点
1、 实验相对简单,可以使用最少的资金、最短的时间为数码打样达到最优效果;
2、 使用了目前行内运用较多的EFIColorProof数码打样软件;
3、原稿扫描开始就进行色彩管理,较容易进行数字化控制。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