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努力寻找出Device link profile与ICC Profile两种不同色彩管理方案工艺流程的异同点、质量结果差异以及适用条件。
研究意义:通过本论文的实验分析与研究找出Device link profile与ICC Profile两种不同色彩管理方案工艺流程的异同点、质量结果差异以及适用条件,为两种不同的色彩管理工艺流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devicelink转换技术是iso/ts i0128:2009中定义的印刷校正方法之一。
其在实施印刷标准化过程中,对实现不同印刷条件与国际标准的匹配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且具有良好的匹配效果,正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同。
目前该技术还只是在数字打样、印刷的些软件中有较多的应用,但它所表现出的效果确实令人满意。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论文主要比对device link profile与icc profile两种不同色彩管理方案的异同点而提出。论文主要研究通过对device link profile与icc profile两种不同色彩管理方案工艺流程与输出质量结果的对比研究,分析出两种工艺方案在工艺流程商差异以及对最终质量所产生的结果差异,并依据结果差异试探性的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应用差异与适用条件。(本论文侧重输出流程差异分析)
研究计划:
2016.01.01 - 2016.01.16 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
4. 研究创新点
devicelinkprofile是由源色空间直接转换到目标色空间的一种转换用特性文件,一般用于颜色由一个输出设备直接转换到另外一个输出设备。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在色彩管理实施的时候颜色转换是要经过连接空间(profile connection space,pcs)进行转换的,即先把源色彩空间的颜色转化到pcs空间,再由pcs空间转换到目标色空间,而用devicelinkpronle进行颜色转换则不需要经过pcs空间,直接在设备之间建立联系。
使用devicelink转换,cmyk(1)一cmyk(2)颜色转换精度更高,可以保持颜色转换之后各通道的纯净度,优化cmyk颜色组成,降低印刷颜色质量控制难度,还可以节省油墨成本。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