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论文目的:
高压储氢是最常用和最直接的储氢方式,已成为现阶段氢能储运的主要方式。但在氢气的充装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这也就增加了高压储氢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在氢气从储氢罐经过加注装置进入气瓶时会产生焦耳汤姆逊效应,即绝热节流的温度效应,氢气不同于一般的气体,节流后会导致氢气温度上升;高速氢气进入气瓶后,动能转化为内能,导致温度升高;氢气瓶内氢气受压缩做功,导致温度升高。上述三种原因是导致快充过程中温升的主要因素。高压储氢罐快充过程中的放热控制是推广氢能源使用路上的技术难题之一。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充气过程中充气温度、充气速率、环境温度等运行参数对储氢罐内温度的影响高压储氢罐在快充过程中的温升效应
论文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
(1)阐述国内外高压储氢罐快充过程热效应分析的背景与现状,介绍程热效应分析的方法。
(2)使用matlab/simulink 建立了高压储氢系统快充过程的热力学模型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周 次(时间) | 工作内容 |
17(2015.12.29~2016.1.4) | 毕业实习及论文动员会,毕业论文分组、开始论文选题。 |
18~19 (2016.1.5~2016.1.18) | 赴外地实习校外搜集资料,并提交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 |
20(2016.1.19~2016.1.25) | 确定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设计(论 文)任务书、校内资料收集。 |
1~2(2016.3.2~2016.3.15) | 外文文献翻译及消化资料,撰写文献 检索摘要、文献综述初稿及开题 报告初稿。 |
3~5(2016.3.16~2016.4.5) | 分组进行开题讨论,修改开题报告, 完成并提交外文翻译译文、文献检索 摘要、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
6~10(2016.4.6~2016.5.10) | 撰写论文,提交初稿,并进行预答 辩。 |
11~12(2016.5.11~2016.5.24) | 论文修改,审查通过并打印,提交所 有毕业论文资料。 |
13~14(2016.5.25~2016.6.7) | 学生提出答辩申请,并作答辩准备;教师审阅论文,并审查答辩资格。 |
15(2016.6.8~2016.6.14) | 参加答辩、推荐省优,并完成省优毕 论文修改。 |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陈瑞. 高压储氢风险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
[2]郑津洋,陈瑞,李磊,张立芳,俞群,徐平,开方明,朱国辉,叶晓茹,魏春华,楼桦东,朱玉娟. 多功能全多层高压氢气储罐[j]. 压力容器,2005,12:25-28 47.
[3]刘延雷,郑津洋,韦新华,韩树新,赵永志. 复合材料氢气瓶快充过程温升控制方法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12,09:1621-1627.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