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饮料灌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2-02-24 19:47: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液体灌装机械是伴随饮料工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饮料工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1895年美国人研制出玻璃瓶灌装机;1902年市场上出现灌装番茄酱用的压力灌装机;1912年发明皇冠盖封口机;不久集灌装和封口于一体的灌装压盖机问世。在20世纪末,啤酒酿造业发达的德国制造出自动啤酒灌装和压盖机。含气饮料的灌装工艺难度大,灌装设备的发展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55到1957年间,完成了含气饮料灌装机由差压灌装向等压灌装的过渡,采用的是机械阀。第二阶段是1957到1979年, 这期间首先是德国hk公司,之后是法国和前苏联,发明研制出了等压弹簧阀。弹簧阀在等压状态下,借助弹簧力将充液阀打开,破瓶后充液阀可自动关闭,这样不仅使灌装机的控制机构简化,而且延长了灌装阀的有效工作时间,为灌装机的高速化创造了条件。弹簧阀的出现是液体等压灌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至今等压灌装机仍采用弹簧阀,只是功能更完善,结构更加合理。第三阶段是以德国sen公司发明的电动阀为标志,电动阀中气阀和水阀的开启和关闭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对灌装时间、灌装速度能够进行严格和可靠的界定。

我国饮料灌装机械制造业起步晚,建国后基本上采用的是手工灌装。。改革开放后,随着轻工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我国先后引进了一些国外灌装生产线,在改造一些饮料生产企业的同时,另一方面我国也在自行研制,这就促进了我国的包装机械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采用技术贸易结合的方式,引进德国sen公 司20000瓶/小时的啤酒灌装线和日本三菱公司18000瓶/d,时的含气体饮料灌装线的制 造技术,到1991年又引进了德国khs公司36000瓶/d,时的啤酒灌装线及生产技术。这样,我国不仅能够生产中小型的灌装机,而且开始生产大型灌装机。我国的灌装机械制造业,经历了仿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自主开发的过程,技术进步及创新的速度很快,而且在不断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

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融入进去,构成全新的工业控制装置。不仅仅能够发挥传统继电器控制技术优势,还可以展现出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的优势,是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理想控制设备。此项系统技术还关注于工业现场环境,运行可靠,能够避免任何形式的干扰;组合灵活多样, 编程便捷,安装维修难度较小,因此,将其最为替代继电器控制模式,是很不错的选择,这也是自动化发展的趋势。但从饮料灌装机设备生产水平来讲,国际上的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以及英国的制造水平相对较高,对于这些国家的灌装饮料生产技术的研究,可以看清未来饮料灌装机设备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切入点,促进本国饮料灌装机设备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研究plc技术的重要契机。这不仅仅可以监会缩短两者之间的差异,还能够使得自身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众多工业企业均面临着传统生产线的改造和重新设计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plc、电动机、继电器等,构成完整的自动化饮料灌装生产线。

2)对饮料罐装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查看相关文献资料,选择合适的部件

2)学习相关的plc知识,自主编写程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尹伦海,蓝和慧.基于can总线的啤酒灌装生产线控制系统[j].价值工程,2010,29(26):148-149.doi:10.3969/j.issn.1006-4311.2010.26.098.

[2]启东威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灌装生产线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cn201611063467.6[p].2017-02-22.

[3]单树明.液体灌装自动化生产线及控制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01.20-2022.02.20 消化已有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022.02.20-2022.03.15 翻译外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22.03.16-2022.03.28 查阅资料,对灌装生产线总体构思和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