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研究的意义,同类研究工作国内外现状、存在问题:
1656~1657年,荷兰的c.惠更斯首次提出物理摆的理论,并创制了单摆机械钟。20世纪初,人们关心的机械振动问题主要集中在避免共振上,因此,研究的重点是机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的确定。1921年,德国的h.霍尔泽提出解决轴系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计算方法。30年代,机械振动的研究开始由线性振动发展到非线性振动。50年代以来,机械振动的研究从规则的振动发展到要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才能描述其规律的不规则振动──随机振动。由于自动控制理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去认为甚感困难的多自由度系统的计算,已成为容易解决的问题。振动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使振动分析成为机械设计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基本内容和任务要求:
基本内容:当外加力的频率与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便会引起机械共振。机械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常常会在多个频率处一起共振,即系统有多个共振模态,对每个共振模态而言,有共振频率、共振副值、反共振频率和反共振副值。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机械系统共振模态的数值仿真方法研究,需要一个和两个共振模态的具体数值。在整个过程中,要求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
研究方法:
(1)查找至少20篇文献资料;
(2)设计说明书设计依据可靠,参数选用合理,计算准确,内容完整,中英文摘要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参考文献
[1] georgeellis, control system design guide, boston:academic press, 2000
[2]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3]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01.01-2022.03.10 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毕业设计工作任务,撰写开题报告;
(2)2022.03.11-2022.03.18 翻译外文文献,分析任务目标,确定总体方案;
(3)2022.03.19-2022.04.15 单共振模态的数值仿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