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机械系统的都有一个固有频率,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是由系统中两个转动惯量之间的柔性引起,在伺服系统中,大多数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是由电机与负载之间的柔性引起,有时电机与反馈之间的柔性也会使机械系统产生固有频率。
机械共振是指机械系统所受激励的频率与该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想接近时,系统振幅显著增大的现象。机械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常常会在多个频率处一起共振,即系统有多个共振模态,对每个共振模态而言,有共振频率、共振副值、反共振频率和反共振副值。共振时,激励输入机械系统的能量最大,系统出现明显的振型称为位移共振。此外还有在不同频率下发生的速度共振和加速度共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机械系统共振模态的数值仿真方法研究,需要一个和两个共振模态的具体数值。在整个过程中,要求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其主要任务要求: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a、查找至少20篇文献资料;
b、设计说明书设计依据可靠,参数选用合理,计算准确,内容完整,中英文摘要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4. 参考文献
[1] george ellis, control system design guide, boston:academic press, 2000
[2]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3]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01.01-2022.03.10 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毕业设计工作任务,撰写开题报告;
(2)2022.03.11-2022.03.18 翻译外文文献,分析任务目标,确定总体方案;
(3)2022.03.19-2022.04.15 单共振模态的数值仿真;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