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增加,温室效应,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co2,现代有很多研究人员认为汽车尾气排放中的co2使温室效应加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汽车这种现代交通工具也更加普及,汽车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汽车无疑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它们也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节能减排是我们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
我们了解到从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到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是一次飞跃,再到现如今的可变正时气门技术,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飞速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
1.分析微型车悬架系统的结构特点,对设计题目进行结构选型,选择前悬架为麦弗逊悬架,后悬架为整体桥式悬架;
2.以五菱微型汽车为主要参考车型,进行悬架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3.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查找相关资料和标准,对悬架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
4. 绘制悬架系统的总装配图,部分零件图和分总成图。
技术方案:
1.查找技术资料,深入了解微型汽车悬架的结构特点和各零部件的位置、作用、性能等属性;
2.根据所选题目的要求对悬架的结构进行选型,确定其各部分结构型式;
3.以五菱微型汽车作为主要参考车型,确定前悬架和后悬架总体尺寸和参数,包括悬架静挠度,动挠度,悬架弹性特性,后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悬架侧倾角刚度在前后悬架的分配等;
4.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确定后悬架的布置方案,确定满载弧高,钢板弹簧长度l,钢板断面尺寸及片数;
5.对钢板弹簧刚度进行验算,钢板强度进行计算,钢板弹簧总成弧高的验算,少片弹簧进行计算;
6.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确定前悬架的布置方案,并对其强度进行校核;
7.在设计过程中完成各部分的草图绘制;
8.总体设计完成之后,利用三维制图工具分别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参数进行三维制图,以确定设计是否符合悬架系统的要求;
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完成悬架系统总装配图,零件图和分总成图的绘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 1 周 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校内资料收集
第 2 周 方案构思、文献检索、完成开题报告
第 3~4 周 外文翻译、资料再收集
第 5~7 周 设计计算、草图绘制
第 8~10 周 图样绘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预答辩
第11~13周 图样及设计计算说明书整理、资料袋整理,答辩资格审查
第 14 周 提出答辩申请,并作答辩准备
第15~16周 参加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顾信忠.微型车悬架系统设计及整车平顺性计算[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
[2] 韩豫萍,孙涛,盛新.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及控制[J].控制系统及应用,2004,(4):29-30
[3] 孙建敏,孙凤英.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3(1):57-58
[4]吉林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35-242
[5]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2-175
[6]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74-181
[7]张爱梅.微型汽车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汽车与配件.2008,(21)::33-34
[8]邵昭辉,汽车麦弗逊悬架三维设计与运动分析[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11:14-19
[9]刘伟,史文库,桂方明等.基于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的悬架系统多目标优化[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09-15(5):1200-1201
[10]姚嘉伶,蔡伟义,陈宁.汽车半主动悬架发展状况[J].汽车工程.2006-03-25(3):277-278
[11]M.Mahmoodi-Kaleibar,I.Javanshir,K.Asadi,A.Afkar,A.Paykani.Optimization of suspension of off-road vehicle for vehicl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3,(4):902-910
[12]SHI Jianpeng.(2011).Vehicle Ride Comfort Based on Matching Suspension System[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l.24.No.2,2011:271-272
[13]TANG Chuanyin,ZHANG Yimin,ZHAO Guangyao,MA Yan.Annoyance Rate Evaluation Method on Ride Comfort of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l.27,No.2,2014:296-299
[14]Benedetto ALLOTTA,luca PUGI,valentina COLLA,FabioBARTOLINI,Francesco CANGIOLI.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for railway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Volume Number 4,Page 223-232
[15]Wajdi S.ABOUD,Sallehuddin Mohamed HARIS,Yuzita YAACOB.Review: Advances in the control of mechatronic suspension system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ComputerElectronic),2014-15(10) :848-86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