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74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数量急剧上升,传统汽车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加重和自然能源枯竭的双重问题,是电动汽车在某些方面应对目前严峻环境和能源问题能做出部分解决的。而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不仅能量密度高,而且循环寿命长,因而广受应用。然而,电池在持续工作时,温度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很大,过度的高温不仅会降低电池的寿命,也会对其容量和功率等性能有一定影响,甚至可能发生安全问题。所以,为了让电池能更好地发挥其性能,必须对电池散热结构的性能进行研究。
电动汽车的锂离子散热主要有几种方式,除自然散热外,还有风冷,水冷,相变材料散热和直冷等。相比之下,相变材料散热有常温下成片状,厚度很薄,可操作性很强,达到一定的温度会发生相变成半液态装,填缝性强,相变过程中有瞬间的吸热能力等优点,能更好地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散热,故本文选用相变材料散热为研究对象。
由于电动汽车对我国汽车行业有重大影响,在往后的日子里电动汽车可能会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因而相关的研究较多。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目标及内容
a.当下国内外电动汽车的研究阶段及大环境
b.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种类与简介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周,毕业设计动员会,开始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第二到四周,查阅文献
第五到六周,校外实习、校外资料收集、完成实习报告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许爽,苏玉,王伟.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内散热特性的数值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16):55-61
[2]向南秀.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设计及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8.
[3]谢金红.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杨洋. 纯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液冷散热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5]赵韩,方雄灿.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温度场仿真及散热结构优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03):289-293
[6]叶欣,赵耀华,全贞花.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散热加热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43(08):1263-1267.[7]史玉军. 车用锂离子电池热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7.
[8]鄂加强,胡小峰,胡辽平,龙艳平,朱蓉甲.基于无机超导热管的车用锂离子电池组散热性能[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10):4100-4106.
[9]杨志刚,黄慎,赵兰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散热优化设计[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1,20(03):1-5.
[10]葛子敬,臧孟炎,叶鹏,谢金红.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风冷散热仿真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5,44(10):24-28.
[11]陈伟. 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双介质耦合散热研究[D].长安大学,2017.
[12]漆元婧. 锂电池散热结构设计及性能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13]YaojuanDuan,Jiuchun Jiang,Zhanguo Wang,Feng Wen,Wei Shi. Cooling simulation and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power lithium-ion battery pack[P]. TransportationElectrification Asia-Pacific (ITEC Asia-Pacific), 2014 IEEE Conference andExpo,2014. [14]Three-dimensional thermal modeling of Li-ion battery cell and 50V Li-ion battery pack cooled by mini-channel cold plat,Yu bai Li,Zhi fu zhou,Wei-Tao Wu,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volume147,2019 [15]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n open cell aluminium foams for Li-ion battery cooling system,Lip Huat Saw,Yonghuang Ye,Ming Chian Ywe,Wen Tong Chong,Tan Ching Ng,Applied Energy,Volume204,15 October2017,Pages1489-1499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