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越来越多的工具加入了智能、远程监控的功能。除了工业应用、智能家居,农业上也在慢慢地应用这些技术。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多次提到“互联网 ”。随后,国家提出了“互联网农业”的概念。该概念包括三个运行模式,第一个模式即为: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集成当前各项信息技术,集感知、传输、控制为一体,将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大向前推进。其目的是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品质控制能力,增强自然风险抗击能力。该模式指出了互联网农业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还提出了互联网农业的实现。
纵观国内外,目前的互联网农业大都应用在大棚种植里。在互联网农业的起步之初,主要完成对相关环境因素的测量和控制。如崔世钢、韩少龙、吴兴利等人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的智能植物生长柜环境测控系统。[1]该系统中,各类传感器与主控stm32相连,主控接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根据处理结果控制相应的设备,以达到环境的恒定。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开发一个便携式的植物生长环境测控系统。1、系统要实现自动监测植物生长环境的土壤温湿度、环境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等,根据测量结果自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调控。2、系统需通过wi-fi将测得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也可接收上位机下发的相关指令。
本系统的实现可参照经典测控系统模型:“传感器+处理器+执行机构”。首先利用各种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传送至处理器;传利器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根据分析结果对外部执行机构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环境的调节。系统同时将数据通过wifi传送至云平台,并最终推送至个人客户端。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理论知识,对系统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方案,完成外文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
第4—5周:了解植物生长环境相关数据的采集方式,了解wi-fi传输的工作方式和原理。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崔世钢,韩少龙,吴兴利,等. 智能植物生长柜环境测控系统的设计[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36(2): 63-66.
[2]orazio mirabella,michele brischetto. a hybridwired/wireless networking infrastructure for greenhouse management [j].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2011,60(2):398-407.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