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18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和意义:应用研磨组合超声法,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分散剂,制备出纳米级的姜黄素混悬剂,降低姜黄素的疏水性能,增强稳定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张彩云等的《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中研究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以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制备方法是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泊洛沙姆为稳定剂,采用溶剂沉淀法结合高压匀质法制备了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实验制备的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大小均匀、稳定性好,有效提高了姜黄素的水溶性和体外溶出度,并显示一定的缓控释特性,为解决姜黄素应用局限提供了实验基础。
narayanan等研究发现,将姜黄素(cur)包载于平均粒径在100nm的脂质体中,该脂质体能提高cur在血浆和组织中的稳定性。
张小飞等的《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中研究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在大鼠口服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以纳米混悬剂粒径、多聚分散系数(pd i)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影响因素,并对制得的纳米粒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姜黄素浓度,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姜黄素原料药制成纳米混悬剂后能显著提高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以pvp k30为稳定剂通过超声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
2.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测试等研究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及化学构成。
4. 研究创新点
1.本课题的特色在于降低姜黄素的疏水性,进一步减小姜黄素纳米粒子的粒径,并使其不再团聚。
2.提高姜黄素在抗癌药物中的生物利用度,能够改善姜黄素在制药过程中难以利用的问题,在材料学领域,也是一种新的复合材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