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榉树种宏观纹理与微观构造图案的感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22:55: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宏观、微观两种尺度研究大叶榉树种细胞构造图案,通过形式美法则、语义分析法、眼动实验和脑电实验进行分析,探究木材构造图案与人们心理活动的关系。

对量化的图案应用分形软件变形、重组产生新的仿生图形,应用于包装、家居、广告和园林等设计中,再对其进行心理量化评估,使其产生实用性的价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80年代美国就开始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木材构造在木材科学应用中的研究。日本在90年代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木材构造进行了研究,分析横切面细胞形状和排列的自相关函数图形特征提取,有学者解决了细胞壁厚度计算机图像处理的难点问题。我国木材学的发展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了,先后有唐耀、成俊卿、刘松龄等木材解剖专家对我国主要的天然林树种的木材解剖构造开展广泛研究。王金满等得出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方法对木材构造可以完成复杂的细胞形态构造特征提取,并具有识别构造特征能力,使构造参数定量化。在这之后,姜笑梅、徐永吉等专家对木材解剖及其宏观、微观和超微观构造,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罗建举提出了拓展木材解剖学的应用,从理论上研究木材美学元素和木材美学构成原理;在应用上从美学角度深入研究木材宏观、微观构造,并广泛开展美学图案的创作设计和推广应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宏观美学研究:选择大叶榉为研究对象,用普通照相机进行宏观拍摄,包括树皮,树枝,叶片,枝丫,叶脉等。

以木材美学原理为基础,对大叶榉的木材纹理图案照片进行美学分析,提取出新的美学元素, 创造新的美学图案应用于现实生活创造中。

微观美学研究:取大叶榉玻片,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叶榉玻片的微观构造,主要包括细胞形态和分布、细胞间隙、细胞液、导管和筛管的形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对大叶榉微观构造变形后可以广泛创新应用于服装、家具甚至生活各个有设计概念的地方。

因其自然性以及木材性使得它更容易为大众接受,为设计者提供思路,为产品开发设计做出新的贡献。

另外,大叶榉的微观变形图案除了造型的均衡外,还有量的均衡、色的均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