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554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
从2011年起,“大数据”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各媒体对这一新词汇的相关报道层出不穷。进入2012年,“大数据(big data)”一词更是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2013年开始,其更是成为科学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短短几年时间,随着其应用的推广,它不仅在技术、商业、文化、社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新思路。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即每个人将自己现有的生活质量与自己的预期相比做出的评价(diener,1985)。量化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都是从实证研究发展而来的。传统的心理学量化研究,在采集数据时,多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人力、物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时更是因为缺少有效的被试样本而使研究无法得以进行。而大数据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结合研究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本研究分为七个部分进行叙述:
第一章为绪论,涵盖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本次研究框架。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时间进度安排
(1)2020/1/13—2020/2/28:确定选题,查阅文献,外文翻译和撰写开题报告;
(2)2020/3/1—2020/4/30:系统架构、程序设计与开发、系统测试与完善;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李昂,郝碧波,白朔天,朱廷劭.基于网络数据分析的心理计算:针对心理健康状态与主观幸福感[j].科学通报,2015(11):994-1001.
[2]杨晓玲,罗娟,徐佳,刘利,范红艳.大数据时代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相关研究[j].高教学刊,2018(01):56-58.
[3]杨晓玲.大数据方法在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研究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8(12):65-67.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