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RTC即时通讯视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4-05-28 17:34:38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实时音视频通信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疫情时代,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的兴起,更加凸显了实时音视频通信技术的重要性。

传统的实时音视频通信技术通常依赖于复杂的网络协议和专有软件,存在着成本高昂、部署困难、平台兼容性差等问题。

而webrtc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基于浏览器原生支持,无需安装插件,能够实现跨平台的实时音视频通信,极大地降低了开发和使用门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webrtc技术因其开源、易用、跨平台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成为实时音视频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webrtc技术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许多高校和企业纷纷投入到webrtc的研究和应用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将针对基于webrtc的即时通讯视频系统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webrtc技术研究:深入研究webrtc技术架构、工作原理、相关协议,包括媒体协商、网络传输、音视频编解码等。


2.信令服务器设计与实现:选择合适的信令协议,设计并实现高可用、可扩展的信令服务器,用于处理用户注册、登录、房间管理、媒体协商等信令逻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并按照以下步骤逐步进行:
1.文献调研阶段: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深入理解webrtc技术原理、发展现状和应用趋势,为系统设计和实现奠定理论基础。


2.需求分析阶段:对即时通讯视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系统目标和用户需求,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3.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客户端、信令服务器、媒体服务器等模块,并确定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数据交互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1.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质量优化:研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视频质量进行实时评估和优化,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视频编码参数,提高视频通话质量和用户体验。


2.低延迟传输协议研究:针对webrtc现有传输协议进行优化,研究基于udp的低延迟传输协议,降低音视频传输延迟,提升实时互动体验。


3.webrtc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探索webrtc与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实现智能人机交互、语音控制等功能,丰富系统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俊, 张亚盟. webrtc技术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13): 101-103.

[2] 李明, 王强. 基于webrtc的远程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 微型电脑应用, 2020, 36(12): 45-48.

[3] 王伟, 刘洋. 基于webrtc的在线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9, 36(9): 284-28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