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转型的路径分析开题报告

 2022-08-06 08:52: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扶贫攻坚任务的推进以及当前的“双循环”政策,都为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由信用社演变的农村商业银行,成为了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支持力量,也是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核心力量,在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金融供给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虽然农商行网点分布广泛、客户基础深厚并拥有属地优势,但网点建设的布局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网点智能化发展不充分。

为了让金融普惠化更好地实现,服务于“三农”,达到促进乡村振兴的目标,用智能化的手段来优化服务网点的质量,以此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平台,向目标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快捷、便利的服务。现在,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开启了崭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只有勇于突破,克服发展体制的诟病,我们才能够确保农商行在健康的发展轨道上前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由于农商行一方面服务“三农”、“小微”,但又要走市场化道路控制风险,本身就有实现难度。

目前大量的学者分析方向大多在制度改革和法律体系建设上,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逐步对金融创新有了些许探索,但多处于理论知识的讨论与宏观层面的分析,缺少针对具体地区的数据分析和政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推动金融改革与发展,但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无法获得金融服务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将通过对县域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发展优势、困境和趋势入手,得到农商行业务转型将成为必然的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已经趋于成熟,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也比较完善,分工严格且有相应的支农政策,国外学者对这领域发展和风险控制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相比之下,我国起步较晚,对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待完善。目前结合一般性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我国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王修华(2019)针对制度约束层面做出了研究,指出农村商业银行发起主体的单一伴随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政策支持不完备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存在潜在的风险。陈培磊、郭沛(2020)则从农业现代化进程角度,分析了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情况,辛宝江(2020)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我将以理论结合时事,并辅以重庆农商行近年来各项数据分析,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的文献,写出有具有实际参考意义的毕业论文。进度安排如下:

2022年11月26日—2022年11与30日,与导师见面交流,确定论文题目。

2022年12月13日—2022年12月28日,与导师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王修华.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撑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03):35-43.

[2] 陈培磊,郭沛.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障碍、国际经验及实现路径[j].亚太经济,2020(04):128-134 152.

[3] 吴本健,王蕾,罗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国际镜鉴[j].世界农业,2020(01):11-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