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换挡减速增效”的新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发展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创新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支持企业创新等”。然而,相较于日本、美国等国家,中国整体创新能力仍具有较大不足。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中国新时代金融、新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与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突破了物理网点的限制,有利于精准服务更多的客户。京东数科、蚂蚁金服等金融科技企业依托自身的平台和技术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网络贷款等金融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运营模式,数字普惠金融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支持下,扩展普惠金融服务范围和触达能力;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诸多限制,使金融活动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增强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因此,研究在融资约束条件下,普惠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对于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乃至实体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展开研究,选取了2016-2019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做研究样本,选取了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占比、管理层持股比例、企业成长能力、企业规模、财务杠杆率、固定资产份额、企业盈利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找出融资约束条件下,普惠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从融资约束和普惠金融两个方面探究其内在影响方式。
本文的预期目标是通过实证模型分析确定普惠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创新融资约束、提高创新融资效率等途径激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提升我国经济整体创新水平。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主要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融资约束条件下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以及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介绍研究现状。
第二章介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普惠金融的风险特征和问题研究。
4. 参考文献
[1]陈慧卿,陈国生,魏晓博,彭六妍,张星星.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减贫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ol].经济地理:1-14[2021-01-28]
[2]梁榜,张建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激励创新吗?——来自中国城市和中小企业的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9,41(05):74-86.
[3]廖婧琳,胡妍,项后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36(09):73-8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1年3月12日-3月24日,共4周。收集资料,进行前期研究,翻译6000外文字符以上的专业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2)2021年3月24日-3月31日,共1周。系统中正式提交开题报告。
(3)2021年4月1日-5月7日,共5周。完成论文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