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经济学家开始了对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比经济总量更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我国金融业通过金融创新来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实现对各部门资金投入的分配,从而减少了我国新兴产业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问题,进而促进产业部门的不断调整优化。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使得第三产业产值提高,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又反过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所以在解决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问题中,着重对金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较少,可供参考的资料也不多,因此,本课题重点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对象为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状况。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长三角地区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能够对我国区域经济中金融与产业发展的研究方面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并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金融行业创新和相关产业有效利用金融支持提供建议,同时也对类似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内容1、目标
本研究通过梳理总结现有文献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入探索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机制,以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的关系,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金融行业创新和相关产业有效利用金融支持提供建议。
2、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从本课题的研究的主体出发,按照时间以及重要程度对国内外金融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形成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2、定性分析法。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学习和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深入探索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原理和机制,构建系统全面的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机制,为定量研究奠定基础。
3、实证研究法。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进行初步实证分析,以期探索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具体的影响程度。具体步骤如下:
4. 研究创新点
以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比单独研究某一个省更具有现实意义,使得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且与当前产业升级的战略措施相契合,对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全国以金融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已有文献对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创新的探讨大多集中于实证分析,缺乏对二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和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仅从实证角度看,现有研究文献对金融创新指标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针对我国特殊经济环境与产业、金融创新进程,有必要结合最新的统计数据,选取更为全面的指标对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创新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任务名称 | 时间 |
理论知识梳理总结 | 2020.01.14——2020.01.23 |
收集、查找、整理数据 | 2020.02.01——2020.02.15 |
分析数据,描述分析 | 2020.02.16——2020.02.22 |
建立模型,初步实证分析 | 2020.02.22——2020.02.28 |
完成中期检查 | 2020.02.29——2020.03.05 |
完善模型 | 2020.03.07——2020.03.17 |
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 2020.03.18——2020.04.16 |
修改论文,完成论文定稿 | 2020.04.18——2020.05.07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