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迅速调整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分拆子公司上市在欧美市场已经是一种成熟的上市方式。在美国,1993~2003年,参与分拆上市(ecos)和分立(spin-off)的公司每年超过1700家;在欧洲,1984~2004年,上市公司利用分拆上市进行公司重组涉及的金额超过900亿欧元。但分拆上市在我国仍属于新型上市方式。2004年证监会仅规定了境外分拆的八条基本条件。至2010年证监会对分拆上市仍未尚未出具正式的法规文件,仅在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与保荐人培训会议上对分拆上市提出了6条框架性规定。直至2019年8月23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明确“达到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法分拆其业务独立、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允许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登陆a股。近年来,上市公司经营战略更加多元,借助分拆实现业务聚焦和均衡发展的需求逐步凸显,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上市公司分拆在境内上市,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目标
本研究拟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同业竞争者三个角度入手,以石药集团分拆新诺威在a股上市为例,全面地探究分拆上市对母公司的经营绩效是否产生正向影响,并辅以20家成功分拆上市的公司做实证检验。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很多研究都采用股票价格的异常收益率或超额收益率来表示公司经营绩效,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事件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具体分析某一家或某几家公司分拆上市后母公司与子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国内已有的研究中王新红(2014)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2009至2011年十家在创业板成功分拆上市的母、子公司,肖爱晶(2019)采用事件分析法仅研究中兴通讯分拆国民技术,袁晓燕(2010)采用因子分子法仅研究同仁堂分拆同仁堂科技。由于我国分拆上市相对国外而言不成熟,国内成功分拆上市案例总体而言较少,最近的一家成功的案例即为石药集团分拆新诺威在a股上市。因此,本研究计划研究石药集团分拆新诺威上市对石药集团经营绩效的影响,并用20家成功分拆上市的公司做实证研究。
3.1.1事件研究法
4. 研究创新点
国内已有分拆上市研究中,大部分研究仅研究具体某一家分拆上市公司,如肖爱晶(2019)采用事件分析法仅研究中兴通讯分拆国民技术,袁晓燕(2010)采用因子分子法仅研究同仁堂分拆同仁堂科技,王化成(2003)程小可采用事件分析法仅研究同仁堂分拆同仁堂科技,念延辉(2013)采用事件分析法仅研究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同时,现有研究中少有人在研究完自己的目标公司后,用其余成功分拆上市公司案例做实证研究,探究其余案例是否也同样满足假设。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20年2-3月
阅读指导老师推荐的相关文献,积累分拆上市背景知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数据库资源,对分拆上市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
(2)2020年3-4月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