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进入21世纪,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随着“余额宝”、“微信财付通”为首的理财产品出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进入大众视野,导致了个人理财行为及资产配置方案发生转变。此外,随着中国居民手中的闲置资金越来越多,人们会更多选择互联网理财。2018年初的《互联网理财指数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互联网理财规模或将达到15.5万亿。
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互联网平台的扩张,使得非法信贷等不良操作日益发展,因此高风险与互联网理财如影随形,完全借助于网络的借贷交易随时可能让投资者蒙受意料之外的损失。而随着投资理财的便捷性逐步提高,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势必成为互联网理财的新兴势力。但是大学生理财缺乏规划,知识、技能欠缺,风险意识矛盾。一方面很容易被其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所征服,被其场景化、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所迷惑;另一方面,对于可观收益下所蕴藏的信息安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缺乏基本的认识。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以南京市的大学生为样本,利用线上调查问卷以及线下人物访谈得到的数据指标,掌握受调查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状况以及对信息不对称的了解程度。讨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再分别分析两者对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受调查大学生的感知风险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以及相关经济理论或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方面与信息不对称的相关性,再基于这三个方面的认知能力,探究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二手资料收集法
通过相关的数据了解当前互联网理财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已有研究中影响大学生进行互联网理财的相关影响因素。
4. 研究创新点
1.以往的研究中,载体多为单一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由于不同的理财产品特点差异大,因此个人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也可能会不同。因此,本研究将根据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风险水平,结合理财平台分类情况将互联网理财划产品分为货币基金类、p2p网贷类两种分别进行探讨。
2.信息不对称本是一个不易衡量的指标,本研究将信息不对称与受调查人群的感知风险、信息搜集能力等认知性因素结合起来,且将后者作为影响因素,具有针对性,易衡量性,相比于其他研究而言更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
3.本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非法信贷现象层出不穷的现实背景,符合互联网金融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且将研究对象定位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从更为微观具体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