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平均每户金融资产不断上升,居民个人理财意识不断增强,趋同的储蓄产品和储蓄利率已经无法满足居民个人的理财要求,这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虽然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基础不断扩大,但也带来了激烈的银行间竞争,传统盈利来源受到进一步的挤压。为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开始大力推广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迅速,2015年年底银行理财总规模为23.5万亿元,相比14年底的15.02万亿元增长了8.48万亿,增幅高达56.46%,创历史新高。这说明银行理财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而银行理财产品也已成为各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在2015年年底,我国共计426家金融机构开设了存续理财产品的业务,理财产品数量也越来越多,我国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
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正经历由银行平台向金融行业之间的综合平台转变、由普适性产品向个性化定制的产品转变、由无偿型向有偿服务转化的过程。但是就总体产品种类而言,由于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市场环境存在的问题,再加之利率没有完全放开,金融风险因子不够丰富,目前的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为客户提供风险梯度完整的产品,也无法有效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而且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通常考虑的是我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而不是客户需要什么产品,虽然已经意识到客户需求的重要性,但由于推出的时间很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客户对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了解客户在想什么、具体的需求是什么,并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研发出适应这些客户需求的系列产品以及服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影响因素可以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提高银行竞争力,也有利于居民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存款利率市场化一般是通过脱媒过程来推动的,也就是说,银行存款以外的金融产品,尤其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将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此不管从银行角度、个人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宏观层面,深入研究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因素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另外,南京市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居民收入水平也处在快速增长阶段。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个人的理财需求也会更加强烈。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南京市居民的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因素,将会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个人理财产品影响因素研究总览国内外有关个人理财业务选择的文献综述,主要从两大方面介绍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1.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
在个人理财的定位方面,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2005)提出,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细分客户群体,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要求,同时逐渐提升自己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树立银行品牌,吸引更多优质客户进而扩大其市场占有份额。银行提供个人理财业务就是要为客户带来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根据客户不同的偏好制定不同的理财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不断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注重客户关系的维护,增加银行的无形资产。史蒂芬波尔(2007)认同麦克尔波特教授的研究结论,并更加强调了银行在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时要更加注重客户的差异化对待,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个性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之上,从客户的财富管理出发,制定符合客户要求的理财产品。 满玉华等(2010)利用生活形态营销学从客户心理角度进行市场定位,研究客户在时间和金钱上的分配关系。张贵华等(2010)认为银行应该推出差异化的理财产品、建立差异化的营销渠道、制定差异化的价格策略和提供差异化理财服务四个方面形成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抢占市场份额。陈良凯、黄登仕(2014)认为商业银行在开展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和进行相关管理时,需要特别加强营销短信的发送次数,扩大客户经理的管理幅度以及大力提升客户的金融产品交叉覆盖度。者贵昌(2015)分析了余额宝给银行业理财产品带来的冲击,指出银行理财口槛高、灵活性差、同质化严重等缺陷,强调加强理财产品的创新性研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赢取市场竞争力。田晖(2016)以招商银行为例,总结了理财产品同业竞争中可以改进的方向,如加强银行品牌理财产品的建立,选择高素质理财产品经理,增强基础设施和网络设施的建设,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应该及时满足投资者最迫切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及时创新,积极迎合投资者的需求。 在宏观政策制度方面, hussein,kassim(2010)研究银行的流动资金、资本、风险承担和消费者的信心在伊斯兰银行和传统经营的银行在同一市场的稳定因素。研究釆用194家银行的固定样本,得出流动性并不取决于银行的产品组合,而是归因于制度性因素的结论。周详(2006)认为在个人理财中法律风险是最大的潜在风险,应该制定个人理财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方面。张静斐(2015)提出利率市场化在增强银行理财产品同业竞争方面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利率将成为同业竞争的有力手段。2.从消费者个人角度分析 西方学者也进行了具体需求因素的调查研究。la-roehe等(1986)调查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140个住户金融服务和金融机构的选择行为,研究表明,员工的友好程度的影响最大,操作的便捷性、等待时间、职员的效率的影响也很大。ajvalgi等(1989)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美国消费者的金融服务与金融机构选择的依据。研究发现,资金的安全性、储蓄账户的利息、贷款的有效性得分最高,其次是区位的便捷性、银行声誉。gehring(2005)建立了决定理财规划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客户的资金规模会对其理财规划和购买理财产品产生影响。 国内学者对于个人理财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需求层次和投资行为方面的分析。徐锐钊,周俊淑(2009)通过对南京市居民的实地调查得出结果表明教育水平越高,选择购买理财产品的可能性越大;收入水平对理财产品的影响呈倒u型,中产阶层将会成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需求者。李雪萍(2011)以银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基金产品、理财产品、贷款和国债这6种产品建立了客户交叉购买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客户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拥有的银行产品类型数、产品的持有时间等因素都会对客户的交叉购买行为产生影响,客户在某个时间段内拥有的银行产品类型越多,持有时间越长,其交叉购买银行其他产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郑喜平(2015)从银行客户的忠诚度入手,分析低忠诚度客户形成的原因,讨论了银行的服务质量、银行的外在形象等因素对于客户忠诚度的影响的大小,从而顺理成章的以客户忠诚度为契机,提出了对于个人客户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从建立客户价值流程的角度分析在高强度的竞争格局下,如何保持个人客户的忠诚度。邓芳艳(2016)认为由于受国民理财观念、家庭传统观念的制约,资金和理财知识的缺乏,以及对政府和理财市场的不信任等,居民的家庭理财行为有着明显的非理性特征。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与其家庭理财的非理性行为关系不显著。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在做出家庭理财决策时显得更为理性。风险偏好者较风险厌恶者表现出了更多的非理性理财行为。(二)个人理财产品需求分析模型 在定量分析上,vladimir k.kaishev,jens perch nielsen,fredrik thuring(2013)将动态定价引入到交叉销售模型,建立了一个最优利润的随机模型。运用一家瑞典保险公司的实际数据证明了动态规划是研究理财产品定量的新范式。李江,魏敏(2006)对最客观、最具体的理财客户个性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萃取出 4 个个性特征维度,然后选择 4 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作为聚类变量,参与聚类分析,将居民分为 3个类别。最后比较三类居民的心理因素特征及个性特点差异、个人银行业务需求差异、居民满意度以及居民忠诚度的差异。徐锐钊,周俊淑(2009)运用多元iogit模型作为实证计量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的显著水平和相关度。佟翠玲(2010)主要运用客户的当前价值和客户的潜在价值进行划分,其中用到的方法是rfm值和交叉销售能力进行测量。李善民、毛丹平(2010)发表的《高净值财富个人理财行为研究》中根据金融消费的决策过程构建了个人理财行为决策概念模型,提出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十一个因素,构建了个人理财计划行为分析模型,通过高净值财富个人理财行为研究问卷调查结果为金融消费者市场细分提够了更多的依据。陈良凯,黄登仕(2014)对样本数据整理和归纳,构建需求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最后得到用于分析的280个平衡面板观测值,之后进行稳健性检验。孙华森(2015)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客户理财产品购买金额的关联性,将影响因素归为几大类,并将理财产品消费群体分为资历型、增值需求型和服务追求型。他建议商业银行可分析自己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产品设计、营销和服务。 也有部分学者进行定性分析,主要依据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胡斌,胡艳君(2006)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结合大量实例说明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需求的深刻影响。冉可语(2008)归纳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和理论模型,如现在投资组合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紧密联系我国国情,论证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中国银行业特色的个人金融理财模式。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文希望在之前众多论文研究的基础上,以银行角度为辅,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居民个人理财需求的影响因素,并把原来没有被纳入的影响因素考虑进来,期望找到创新点,进而做出有价值的分析以解决居民个人理财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或为银行管理者制定相关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论文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的收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这一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具体运用如下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了解金融投资和个人理财的概念含义以及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发展历史,还有国内外专家的相关理论。
4. 研究创新点
本论文在调研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在多数关于理财产品的文献中,大
多数作者是从银行和国家政策出发做分析,本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立足于理财产品的
消费者,对影响其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除了之前传统的影响因素如受教育状况,收入情况之外,加入更加全面的因素,是本文可能的一个创新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6.122017.01.14确定论文题目及主题,明确写作意义及写作目的,撰写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2、2017.01.142017.03.13 完成论文数据资料的收集,包括问卷设计、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等内容,并在自查的基础上,填写中期检查表,网上提交中期检查材料(包括调查问卷、调查数据等附件资料)。3、2017.01.142017.4.24 完成论文草稿,网上提交论文草稿。4、2017.01.142017.05.10 修改论文,完成论文定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