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贷款利率市场化最终目标是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核心特征是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贷款利率水平。从1996年开始,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己有18年历史。1996年,我国开放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2004年之前,贷款利率只允许在基准利率以上30%的范围内浮动,我国的银行贷款利率还完全处于严格的管制状态。2004年起央行放松了对贷款利率的管制,允许其在基准利率以上70%的范围内浮动,直到2004年10月,央行才正式放开贷款利率浮动上限的限制,规定在原则上,浮动不设置上限,允许浮动的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2012年年初,《财经》杂志就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的系列问题对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进行专访,周小川表示:当前能够加深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设计可通过先逐步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方式主攻贷款利率改革,再进行扩大利率浮动空间的形式、开发新的替代性的负债产品推进存款利率的改革。这都表明存贷款利率改革确定被纳入了人民银行的议程,贷款利率市场化对整个利率市场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6月,人民银行又将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规定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基准利率的0.7倍为浮动区间的下限。2013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通知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要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取消了关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0.7倍浮动区间下限的规定,可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的规则和市场的需要自主确定贷款利率。这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商业银行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是最为重要的金融市场主体,我国资本市场欠发达,相当大比重的融资都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实现。但因为国内整体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加之上市银行的披露的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的高额利润使社会各方面对其表示不公。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目标
我国现处在贷款利率管制放开的初期,效果如何?接下来如何制定政策?因此,本文总结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规范分析贷款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研究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相关改革与制度建设具有意义重大:有助于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有助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也有助于维护我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稳定。
本文从归纳总结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现状出发,在相关理论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规范分析贷款利率市场化可能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一)准备阶段
1.2015年12月10日至2016年1月18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16年1月19日至3月10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中国贷款利率改革与资本配置》 经济管理出版社
2、《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级相关对策》作者:王丽娟 .中外企业家 2013,(10).
3、《贷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探讨》 作者:何瑞 现代商业 2014,(11).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