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2 10:47: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是联合国在宣传“2005年小额信贷年”时提出的,目的是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地满足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的金融需求。200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焦瑾璞在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这个概念,并在随后受到了国家和国内学者的认同与支持。2013年我国在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并于2015年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由此也可看出我国对于普惠金融发展给予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已逼近0.5的高位,如此大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不同地区间、不同阶层间的经济差异性较大。这一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金融对微观企业和个体资金需求的普惠,从而更好地支撑企业的健康运行,缩减和平衡各个地区间、各阶层的经济差异,带动金融经济的共同发展。在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并有了可见的成果。但此次疫情持续时间很长,各行各业的发展处于长时间停摆期。这引起了上下游企业联系不畅,使得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面临倒闭风险,在此背景下,探讨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和如何更好的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更好的顺应政策的需求。本文计划以江苏省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为例,测算其普惠金融指数并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来为广泛意义上的地区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服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具体来看,本文的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一、导言: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构建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对普惠金融及其发展水平进行定义描述,概括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普惠金融及其发展水平的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价值。

三、研究主题的现状描述性分析:选用服务覆盖面、存款贷款、服务渗透率等方面对江苏省目前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总的陈述

四、指数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以下8个指标对江苏省的普惠金融包容发展指数(IFI)进行测算,所用的银行机构数量、银行从业人数数据、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地区户籍人数、地区 GDP、保费收入等数据来源于WIND 数据库及各市统计年鉴中数据。

指数

衡量指标

计算方法

普惠金融包容发展指数

地理维度服务渗透性

银行机构数量 / 地区面积

银行从业人数/ 地区面积

人口维度服务渗透性

银行机构数量/ 地区户籍人数

银行从业人数/ 地区户籍人数

存款情况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GDP

贷款情况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GDP

保险密度

保费收入/ 地区户籍人数

保险深度

保费收入/GDP

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业发展水平、政府财政力度、交通便利程度、城镇化水平、就业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信息化水平共8个方面选取指标作为影响因素,对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进行检验分析。

对各指标进行ADF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剔除影响不显著的指标后建立回归模型。

变量选取

衡量指标

数据来源

指标代码

政府扶持力度

农林水支出/一般财政支出

江苏省统计年鉴

X1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

江苏省统计年鉴

X2

财政力度

一般财政支出/地方GDP

江苏省统计年鉴

X3

交通便利程度

公路里程/地区面积

江苏省统计年鉴

X4

就业水平

就业人数/总人口

江苏省统计年鉴

X5

教育水平

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总人口

江苏省统计年鉴

X6

信息化水平

网民数量/总人口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和江苏省统计年鉴

X7

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投资总额/gdp

江苏省统计年鉴

X8

第一产业占GDP比重:

统计年鉴中数据

江苏省统计年鉴

X9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普惠金融涵义的研究

对于普惠金融这个概念目前并没有权威定义,相关的成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形成,“它起源于金融排斥理论,最早联合国将其定义为可以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的金融模式,2005年世界银行在此基础上更强调普惠金融服务便利、低成本以及对保护隐私和安全的特点。2008年世界扶贫小组详细的阐述了目前普惠金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更加规范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easterly(2006)将上述微观层面的普惠金融概念上升到宏观层面,指出普惠金融是一种可以遏制贫困的产生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金融模式,kapoor(2013)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leeladhar(2006)认为金融包容性就是提供银行服务的能力。anandamp;chhikara(2012)通过对多个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经济增长和贫困现象之间联系的分析,也肯定了easterly(2006)的结论。在国内,杜晓山(2006)较早的引入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提出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将贫困阶级加进金融服务体系来削弱金融排斥现象。国内研究最初以小额信贷为主题,后逐渐转化为对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研究,又逐渐发展开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并分析我国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定性研究逐渐完善后,我国对如何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发展模式和要求的外部政策环境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深度,主要的研究内容逐步转变为定量分析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大量的学者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吴君娴(2019)提出贫困地区金融的发展对减贫的促进作用是先强后弱的。冷菊梅等(2021)普惠金融和脱贫问题联系在一起,通过研究得出了普惠金融发展对减贫有积极的作用。

(二) 关于普惠金融水平测度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20121.12.31 选题、开题、确定写作调研提纲,文献收集、整理分析

2022.1.1-2022.1.18 实地调研、提交资料、整理分析

2022.1.19-2022.3.19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艺璇,李中建.财政支农、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减贫增收:基于中部六省的异质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2(04):180-190.

[2]武丽娟.三权分置改革可以促进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吗?——基于县级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j].预测,2021,40(06):47-52.

[3]李琼,张蓝澜,李松林,刘毅.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1,41(09):12-21.doi:10.15957/j.cnki.jjdl.2021.09.0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