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实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为促进内需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将近3万亿的投资任务给财力薄弱的地方政府来说带来相当大的负担。基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只能另辟踢径,对投融资体制进行创新,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以满足地方政府日益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由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工具迅速发展,并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主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解决刺激经济所需的财政支出的资金缺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规模与数量的爆发式增长的局面。
理论意义:学术界和实务界已有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核心概念、运行特征和潜在风险等范畴,多数是以陈述现状和传统做法为基本模式,以分析一般共性问题为突破口,提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适用于当时形势。总的来看,这些已有研究对我们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来重要的启示,但缺乏利用学术理论支撑对这一特殊主体进行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特别是对经济行为内在关系及影响的研究不够深入,许多研究没有大量详实数据支撑和实证材料的佐证,以往的研究在实证方面不免有些不足。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定义,发展背景,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现状,从而发现融资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利用学术理论支撑对并进行深层次原因的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祝志勇 高扬志(2011),在财政压力和地方竞争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拥有的新竞争工具。投融资平台在发挥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关联效应的同时,可能使地方政府变相拥有货币发行权,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 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防止政府的#8220;越位#8221;、#8220;缺位#822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平衡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优化官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一套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融资,使其负债透明化、投资科学化,从体制机制上改革,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杨 艳 刘慧婷(201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殊政府背景,导致融资平台信用风险会向地方政府转移,形成地方财政风险并进一步向金融风险转化。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资金获取、运营和管理中累积的财政风险,探讨在#8220;双边软约束#8221;条件下这些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的可能性、途径与后果,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管理、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并减少其向金融风险转化的对策。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定义与发展,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2.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状况:功能作用及运营模式;
3.发展中存在问题:内部与外部因素导致发展存在问题;
5. 参考文献
[1]谷丰.地方融资平台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财会研究,2011,(10):76-78.
[2]祁永忠,栾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及其治理[j].理论探索,2012,(2):86-90.
[3] 关建中 :《改革国际评级体系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北京,人民日报出版2012。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