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全球经济朝着信息化转型的大潮流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使得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将传统商业贸易的流程彻底数字化和电子化,从而减少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耗费,在源头上加快了贸易运转速度,同时也大幅度的降低了贸易成本;在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超越了单纯的贸易模式,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商业经营管理模式和金融产业结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传统商业金融领域的产、供、销等环节均实现了创新转型,促进了全球金融经济发展的进程。以#8220;金融线上化#8221;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日益兴起,大有颠覆传统金融模式的趋势。作为传统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变革浪潮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探索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以商业银行探索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为基点,界定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特征等因素,从非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同业机构两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拓展模式现状,来确定分析商业银行探索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合理性;通过实证分析国内典型的国有制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模式,从而比较认识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依托现有业务、技术和客户基础,全面融合互联网思维逻辑,加快推动技术应用创新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逐步实现经营管理全流程向互联网化的方向转型。从而认清其在金融市场的全新定位;其次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时运用SWOT分析,得出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运作模式的优势以及劣势,和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另外通过把握其自身存在的缺陷、风险问题和外部环境的不足和考验,找出完善自身的方法,指出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突破自身瓶颈的合理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商业银行探索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分析,国内学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互联网金融定义、发展历史,运行模式,发展方向以及对金融系统的影响等。
国内学界互联网金融定义问题还未达成一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 2013 年第二季度#8220;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8221;中首次在官方文献中使用了#8220;互联网金融#8221;一词,于2014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正式得到官方的认可。谢平等(2012)较早地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指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吴晓求(2014)更为细致地指出,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具有金融功能链且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投融资运行结构。
目前对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的研究体现在:王思宁等(2012)认为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第一波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规模,而以 p2p为代表的第二波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控制风险;巴曙松和谌鹏(2012)认为互联网可以降低金融体系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覆盖率,金融企业应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谢子门(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的思想是资源共享;由曦等(2013)则从金融脱媒、银网竞争合作、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对这个新生业态进行了解析;高汉(2013)则着重强调了互联网金融打破地域时间限制、实现碎片化理财、创新速度快以及低成本的特点。随着互联网金融热潮的升温,对该主题的探讨也逐步深入到理论层面,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充实。以谢平等(2012)为标志,中国学者开始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能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王锦虹(2015)则通过采用德尔菲法,以多次专家问卷的调查结果作为案例分析的基础,以验证测度指标体系的一致性。通过合理的运算来确定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并以之测度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主要三部分:
1. 介绍研究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探索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引出根据国内经济环境转变,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现实发展状况以及运用swot分析法体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机遇。
2.通过历史比较法,行业比较法,探索不同类型的典型商业银行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时指标表现,从而探讨其可行的创新模式发展路径和合理的定位。
5. 参考文献
[1] 张宏宾.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竞争发展策略研究[d]. 太原理工大学. 2014
[2] 谭智超.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3] 谢平等.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金融研究[j].2012(12)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