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的建立,有效的填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农村金融是#8220;三农#8221;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并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将通过对农村银行现状的分析,剖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分析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农村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前人的研究中,对于农村银行发展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对规范农村银行的政策研究尚需深入,由此,本文将着重讨论以下两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条件探寻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1.如何解决服务#8220;三农#8221;和追求最大利益之间的矛盾。
在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8220;从一而终#8221;的既定经营理念,它们会逐渐偏离服务#8220;三农#8221;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凌云、刘钟钦(2008)指出了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条件影响,信用制度体系不完善,农户信用意识淡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使村镇银行面临较大信用风险。
并据此提出了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逐步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增强农户信用意识以及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等防范信用风险的对策。
徐瑜青(2009)认为通过实地调研的初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吸收存款困难、存款之外的资金来源受限以及对公业务受限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并指出要实现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选址、审慎经营、立足县域服务#8220;三农#8221;、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注入资本以及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的文献,写出有具有实际参考意义的毕业论文。
进度安排如下: 2022年11月26日-2022年11与30日,与导师见面交流,确定论文题目。
2022年12月13日-2022年12月28日,与导师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 谢珺仪: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研究,山西农经,2016(5):94-94 [2] 刘杰:关于村镇银行若干制度性问题的探讨,经济师,2016年第五期 [3] 常戈: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4] 陆红军,王兰凤:中国村镇银行定位与运作,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5] 尹晨,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6] 高伟:对我国农村金融的风险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09(7):17-19 [7] 郭素贞:关于村镇银行运行状况的几点思考,经济纵横,2008(6):13-15 [8] 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3 [9] 张琦: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青岛大学,2008(6)、 [10] 李树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 [11] 高思:中国村镇银行总体现状与发展建议,商业现代化,2008(9):12-13 [12] 熊玉军: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金融电子化,2008(5):17-18 [13] 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制度设计与思考,金融改革,2007(7):29-32 [14] 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15] 张传良: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及其防范,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